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我國智能交通駛入發展快車道 業界聚焦自動駕駛、車路協同

2022年04月19日16:5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4月19日電 (記者許維娜)智能交通是我國擴大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加快數字經濟向智能經濟升級發展的關鍵動力。

日前,國研經濟研究院等機構聯合發布《中國智能交通產業生態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重點分析了智能交通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意義,並給出了中國智能交通路線的發展方向建議。

報告指出,在全球“智能革命”中,交通運輸作為國民經濟基礎性、先導性部門,需要“先行一步”提升效率和效益。當前,我國汽車制造、集成電路產業鏈仍處於后發追趕階段,未來要實現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強、產業鏈自主可控,智能交通是近在眼前、必須搶抓的重要制高點。

報告認為,我國作為世界第一汽車市場大國的地位進一步鞏固,正向世界汽車強國邁進。這也意味著我國發展智能交通可以借助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打造平台經濟,用平台構建市場、擴大需求,用市場吸引技術、集聚要素,從而轉化形成整個產業生態的國際競爭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成員、研究員余斌指出,我國具備加快智能交通產業發展的多方面有利條件,現代化交通基礎設施網絡處於領先地位,智能交通相關技術研發水平也已進入全球第一方陣,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已成為交通強國的重要支撐。我國智能交通的快速發展,有助於解決傳統交通領域存在的諸多問題,特別是在保障交通安全、緩解城市擁堵、促進節能減排、實現“雙碳”目標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余斌強調,構建我國智能交通產業生態,關鍵要做好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做好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結合,理清不同主體間的權責邊界,充分調動頭部企業和各方面的積極性。

國家智能交通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王笑京表示,隨著前沿科技與交通的深度融合,智能交通躍上新的發展快車道。這將為交通基礎設施智能化、交通發展模式綠色化,交通運行自動化和交通出行人性化等方面提供強力支持,並給社會帶來生產和生活方式的極大改變。

王笑京分析稱,智能交通發展要與社會和經濟發展相協調,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綜合考慮技術實用性和商業化效益,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百度等企業的智能交通實踐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果,應當鼓勵先試先行。

百度智能交通主任架構師張海林表示,報告以百度為例,聚焦其“聰明車、智慧路、智能雲、高精圖”的自主可控技術亮點,展示智能網聯、智慧交管、智慧交運、智慧高速、智慧教育、智慧文旅等一批具有鮮明行業屬性、產業帶動面廣的解決方案,以及“鬆耦合,易集成,可擴展、廣賦能”標准化產品和定制化服務,促進自動駕駛、車路協同、大數據、高精度地圖、5G、數字孿生等新技術,與交通產業聚變,助力數字交通“十四五”建設,服務國家交通強國戰略。

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副總經理、專家委主任,無線移動通信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陳山枝表示,智能交通與智慧城市體系建設需要協調發展。在“雙智”城市發展中,數字化、智能化、網聯化已成為重要驅動力,而智慧城市的實現也依賴於智慧交通基礎設施的布局。

他強調,中國將走出“智能網聯與智慧城市”的發展模式:通過像百度、中國信科等高科技企業實踐,走出“聰明的車+智慧的路+協同的雲”的車路雲協同發展模式,支撐我國汽車產業和智慧城市的變革,並將培育出新業態、新商業模式。

此外,報告預計,得益於5G、自動駕駛、車路協同等技術,我國智能交通將進入大規模商業化階段。到2035年,我國智能交通產業生態將保持全球領先水平。其中,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居於汽車生產銷售主導地位,以車路協同為基礎的高水平自動駕駛服務基本普及,大城市交通擁堵得以根本緩解等。

(責編:王連香、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