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促進外匯市場服務實體經濟 市場主體匯率風險管理再迎利好

人民網記者 杜燕飛
2022年05月23日19:2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外匯市場服務實體經濟有關措施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五方面舉措,進一步促進外匯市場發展與開放,更好服務各類市場主體管理外匯風險。

專家認為,《通知》從豐富交易工具、完善基礎設施、推進簡政放權等方面,提升外匯市場的資源配置效率,促進外匯市場更好地服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服務實體經濟 引導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

當前,隨著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不斷完善,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雙向波動已成為常態。有效管理外匯風險是各類市場主體穩健經營的內在要求,也是國內外市場的普遍實踐。數據顯示,2021年,人民幣外匯市場累計成交36.9萬億美元,較2012年增長3倍。

“近年來金融機構對實體經濟外匯風險管理的服務水平不斷提高,但也要看到,當前部分銀行外匯服務與適應高質量發展、滿足多樣化需求還存在一些差距。”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

為此,《通知》要求金融機構持續加強服務實體經濟外匯風險管理的能力建設,重點包括:一是持續引導客戶樹立風險中性理念,二是堅持實需原則靈活展業,三是持續提升基層機構服務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要求,金融機構注意引導客戶遵循“保值”而非“增值”為核心的匯率風險管理原則,聚焦主業、套保避險﹔強化對中小微企業的匯率風險管理服務,加強面向企業的外匯政策傳導,提供精細化和專業化的套期保值服務,充分響應企業對基層外匯服務的需求。

“這既是金融機構更好服務實體經濟的需要,也是促進自身外匯業務健康發展的需要。”王春英表示,下一步,外匯局將深化外匯市場發展,增加政策供給和保障﹔加強市場宣傳和培育,引導企業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完善匯率風險內部管理機制﹔引導降低企業交易成本,如中國外匯交易中心進一步加大中小微企業外匯衍生品交易相關的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手續費優惠力度,從減半收取調整為全額免除,預計全年減免金額將超過1100萬元人民幣。

新增期權品種 豐富國內外匯市場產品 

豐富交易工具是市場主體對深化外匯市場發展的一個主要需求。2005年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以來,目前,國內外匯市場已形成涵蓋遠期、外匯掉期、貨幣掉期和期權(普通歐式期權及其組合)的衍生品產品體系,2021年交易量22.6萬億美元,較2012年增長6.5倍,為市場主體管理外匯風險提供了重要支持。

其中,期權已成為企業使用較多的一種外匯套保工具。據王春英介紹,2011年國內外匯市場推出普通歐式期權以來,交易量逐年增加,2021年銀行對客戶外匯市場期權交易量3446億美元,佔銀行對客戶外匯衍生品交易總量的26%。

根據市場調研情況,《通知》明確,支持金融機構開展普通美式期權、亞式期權兩類新產品業務。普通美式期權,是指期權買方可以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任何一天或到期日前約定的時段行權的標准期權。亞式期權,是指期權結算價或行權價取決於有效期內某一段時間觀察值的平均值,分為平均價格期權和平均執行價格期權。

專家認為,歐式期權買方隻能在到期日當天行使權利,美式期權買方可以在到期日之前行使權利,即具有提前行權的權利,更加靈活,適用於資金收付時點具有不確定性的客戶﹔亞式期權與歐式期權、美式期權的區別主要是在標的價格上,美式期權、歐式期權標的價格是單個時點上的價格,亞式期權標的價格是未來約定時期內的平均價格,適用於未來約定時期用平均匯率進行貿易結算的企業。

“一方面,這有利於豐富市場主體交易工具選擇,進一步滿足靈活、多樣化的外匯套保需求﹔另一方面,現有普通歐式期權市場已培育多年,新增產品總體上符合企業的風險識別能力和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水平。”王春英表示,未來,外匯局將根據市場需求,繼續穩步推動國內外匯市場產品創新。

簡政放權 鼓勵銀行靈活開展業務

2010年,外匯局推出合作遠期結售匯業務,支持符合條件的中小金融機構與具備人民幣對外匯衍生品業務資格且展業條件較好的金融機構合作為客戶辦理遠期結售匯業務。

“近年來,合作遠期結售匯業務一直保持穩步發展,成為服務縣域地區中小微企業的重要舉措。”王春英表示,《通知》在現有業務基礎上,增加合作辦理人民幣外匯掉期業務,優化市場准入和業務管理,有利於符合條件的中小金融機構更好服務中小微企業外匯風險管理。

在推進外匯市場相關業務辦理便利化方面,《通知》明確,要簡化銀行辦理合作衍生品業務的市場准入管理,將合作銀行分支機構開辦業務由事前審批改為事前報告﹔簡化銀行資本金本外幣轉換管理,對於符合條件的業務取消事前審批﹔取消銀行貴金屬業務匯率敞口平盤備案,允許銀行自行辦理平盤﹔支持外資銀行在國內經營和發展,為資本金結匯提供便利化安排。

同時,銀行作為一類市場主體,開展外匯業務、跨境投融資時也可能產生外匯敞口。《通知》明確,銀行對於自身項下黃金進口、利潤、資本金(營運資金,政策性注資除外)、直接投資等幾類常見業務形成的外匯敞口,可按照實需原則運用人民幣對外匯衍生產品進行套期保值。“這既便利銀行有效管理自身外匯風險,促進銀行業穩健發展,也有利於豐富外匯市場供求,提升外匯市場深度和廣度。”王春英表示。

數據顯示,2021年,企業利用遠期、期權等外匯衍生產品管理匯率風險的規模較2020年增長59%,企業套保比率上升4.6個百分點至21.7%﹔2022年一季度,企業利用外匯衍生品的規模同比增長29%,外匯套保比率較2021年全年提高4.2個百分點。

(責編:孫紅麗、高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