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陝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傳播中國鐵路技術 服務中國鐵路“走出去”

2022年10月23日08:12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陝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傳播中國鐵路技術 服務中國鐵路“走出去”

自2016年以來,針對中國鐵路“走出去”過程中面臨的技術技能人才不足的問題,陝西鐵路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發揮鐵路類專業優勢,主動承擔中國鐵路標准的海外傳播者使命,在肯尼亞、盧旺達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海外辦學,累計培養鐵路技術技能人才800余名,取得豐碩成果。在首屆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一帶一路”合作與魯班工坊建設發展論壇上,學校肯尼亞魯班工坊被授予全國首批魯班工坊運營項目,成為中國高職院校海外辦學的引領者。

工坊筑台 打造中國鐵路海外驛站

學校主動承擔服務中國鐵路“走出去”使命,將學校海外辦學目標定位為“一個平台、一張名片、一座驛站”,即培育合作國本土化鐵路人才的一個平台,傳播中國職業教育方案的一張名片,共享中國鐵路先進技術的一座驛站,做中國鐵路技術的傳播者和中國職教標准的輸出者。

做中國鐵路技術的傳播者。學校以服務中國鐵路“走出去”,解決蒙內鐵路、亞吉鐵路等海外鐵路工程建設與運營期間本土化技術技能人才匱乏為目標,學校與中國鐵路“走出去”企業、外方高校共建魯班工坊,傳播中國鐵路技術,為沿線國家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做中國職教標准的輸出者。學校發揮國家“雙高”計劃人才培養高地優勢,牽頭開發具有中國特色的鐵路技能人才培養標准,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廣應用,輸出中國職教標准,共享優質教學資源,增強中國職業教育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適應性、影響力和國際傳播力。

制度賦能 構建合作共贏長效機制

學校將制度建設作為肯尼亞魯班工坊有序建設與運行的保障,與中國路橋蒙內鐵路運營公司、肯尼亞鐵路培訓學院達成合作協議,形成了校企校合作共贏長效機制,固化形成了陝鐵院魯班工坊建設與運營模式。校企校三方共同參與魯班工坊運營,中國路橋蒙內鐵路運營公司提出崗位需求,提供培養經費,接納合格畢業生﹔肯尼亞鐵路培訓學院根據崗位需求計劃招收、管理學生,提供教學場地,共享中國一流水平的專業標准、課程標准及教學資源﹔學校負責制定培養方案,開發教學資源,開展人才培養,提升學校國際影響力。三方聯動,密切合作,確保人才培養質量。

標准引領 制定鐵路國際教學標准

從中國鐵路“走出去”企業本土化人才需求出發,依據中國鐵路技術標准和職業教育教學標准,制定鐵道工程技術、鐵道信號自動控制等4個專業教學標准,鐵路軌道施工與維護、鐵路橋梁施工與維護等22門核心課程標准,線路工、信號工等8個崗位教學標准及優質教學資源,形成了集教學標准、培訓教材、教學資源、中國文化於一體的雙語資源包,在肯尼亞魯班工坊使用。學校聯合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昆明鐵道職業技術學院等鐵路類高職院校,基於肯尼亞魯班工坊完成了蒙內鐵路線路工、鐵路信號工、機車司機等崗位的本土化人才培養,學校制定和輸出教學標准案例入選《2021年中國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

三段培養 構建雙語雙師教學團隊

學校制定《雙語能力教師認定管理辦法》《雙語課程建設管理辦法》《雙語教師培養方案》等制度,推進雙語教師培養。學校聯合西安外國語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組建雙語能力提升強化班,提升學校專任教師雙語教學能力,助力涉外培訓。通過口語筑基、雙語能力提升、工程英語應用強化三階段培養,打造了一支高水平“雙語+雙師”教師隊伍,並固化形成了學校“三方協作,三段培養”的雙語教師培養模式。截至2022年9月,學校累計培養雙語教師49人,開設雙語課程35門。

教學創新 共育本土技術技能人才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肯尼亞魯班工坊採用教師“走出去”為主、學生“請進來”為輔的方式。在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依托學校主持建設的2個國家級、6個省級專業教學資源庫,以及國家級“全真實體+虛擬仿真”鐵路智慧建造虛擬仿真實訓基地,以模塊化課程為載體,創新形成了“三方聯動、五雙融合”的高職海外辦學教學組織模式。“三方聯動”指校企校在招生、教學、管理、就業等全過程密切配合,通力協作推進本土化鐵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五雙融合”指學生具有學生和准員工“雙重身份”,教學內容堅持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雙能並重”﹔教學方式堅持線上教學和線下指導“雙線運行”﹔課程考核堅持過程考核與結果考核“雙考結合”﹔知識傳播堅持鐵路技術和中國文化“雙頭輸出”。利用現代信息手段,線上授課、線下指導、實訓基地演練等方式提供24小時在線教學服務,解決了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背景下海外辦學過程中教學人員通行不便的難題,確保教學不停、標准不降、質量不減。

依托肯尼亞魯班工坊,學校已派遣專業教師和管理人員50余人次赴肯尼亞開展人才培養,為蒙內鐵路培養本土化技術技能人才800余名。基於海外辦學經驗,學校還為亞吉鐵路、馬來西亞東海岸鐵路等“一帶一路”工程建設提供了技術培訓。近年,學校發揮“雙高”校優勢,海外辦學事跡入選教育部“鍛造大國工匠 奠基中國制造——新中國70年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歷程”案例,兩次入選中國高職院校“國際影響力50強”,入選第五批“中國—東盟高職院校特色合作項目”,為中國鐵路“走出去”提供了智力支持,形成了高職院校海外辦學“陝鐵品牌”。(蔣平江)

(責編:崔元苑、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