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曾經“古老產業” 如今“先進制造”

首個冠以“中國”的輕紡專業市場崛起“國際紡都”

商意盈、顧小立、崔力、王聿昊
2022年11月28日08:42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一條絲鏈動全球紡織,一塊布領跑發展之路。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從搖著船櫓的“水上布市”,到大膽開辟“馬路市場”,再到建設“國際紡都”,把一塊布做到極致。

30年前,這裡被冠以“中國輕紡城”。由此帶動的柯橋發展史,是傳統與現代碰撞后資源集聚整合和發生乘數效應的過程,也是一個在改革開放和全球化背景下波瀾壯闊的時代故事。

2022新絲路故事匯·柯橋論壇11月15日至16日在柯橋舉行。浙江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出發地,如今,柯橋在“一帶一路”倡議的帶動下正在快速發展,猶如新絲路上閃耀的一顆“明珠”。

絲和布裡的大乾坤

中國的市場經濟之路是一個非凡動人的故事。

——羅納德·哈裡·科斯《變革中國》

絲除了織成布,還能做什麼?“可上九天,可下五洋。”浙江省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戚棟明,用一句形象的比喻給出了答案。

何謂“可上九天”?戚棟明說,工業絲已用在了國產“大飛機”上。

航空級玻璃纖維棉氈,又稱“飛機棉”。它常常用在飛機的艙內裝飾板和蒙皮之間,如同為飛機穿上了一件“棉衣”,起到隔熱、隔音、阻燃、防潮等作用。在浙江省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與合作單位的聯合攻關下,國產航空級玻璃纖維棉氈及其復合材料品質得到大大提升,逐步突破了國外在該領域的壟斷。

何謂“可下五洋”?一條條由無數工業絲構成的深海系泊纜繩,守護著“深海一號”海上油氣作業的每一個日夜。依托該中心技術研發的纜繩,既有著堪比鋼鐵的強度,也有著充分靈活的韌性,還能經受住長期的海水腐蝕與風暴侵襲。

高等級碳纖維、耐熱型高強PBO纖維、可植入醫用紡織材料……盡管在柯橋正式挂牌成立的時間並不長,浙江省現代紡織技術創新中心正用一項項成果與突破,勾勒出紡織業“明天”的動人圖景。

不斷攀登新高度,探索更多“從無到有”的新可能。30年來,柯橋紡織人內心深處這股敢打敢拼的堅強意志,從未改變。

“1990年,25歲的我揣著從親友那借來的3萬元錢,隻身來到這裡做布匹生意。”說起當年的創業情景,紹興恆元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茅元根記憶猶新。

“那時候馬路還沒有通,都是烏篷船把布從廠裡運過來,我們在河邊叫賣,賣的就是當時比較流行的滌綸布。”茅元根說,中午一般都顧不上吃飯,“因為實在生意太忙”。

1992年,“紹興輕紡市場”更名為“中國輕紡城”,成為全國首個冠之以“中國”的輕紡專業市場。“當年大家完全是憑著一股‘肩挑手扛’的堅持,才讓柯橋的布走進了千家萬戶。”浙江省印染行業協會會長李傳海說。

20世紀末,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柯橋區政府開始引導企業國內國外“兩個輪子一起轉”,努力開拓國際市場。然而,不少企業的外貿出口之路,並非從開始就一帆風順。

“2002年,我們的企業想打開一個西方國家的市場,但對這個國家的環保標准沒有弄清楚,弄錯了印染染料,一筆100萬美元的貸款收不回來。”李傳海說,從此以后,柯橋紡織人牢牢記住了一條“教訓”:生產標准不能“坐井觀天”,要弄清國際貿易規律,和國際先進水平接軌。

印染企業在柯橋紡織業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19歲就在自家印染企業工作的浙江盛興染整有限公司董事長徐華良,向記者描述了20多年前他進入廠房工作的第一印象:“地上都是一攤子水,空氣裡煙霧繚繞的,混合著一股難聞的氣味。”

2010年前后,柯橋區政府下決心把印染的環保“短板”補上,推動印染集聚、設備換代、產品升級,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拓展延伸產業鏈,加速沉澱“印染+市場”的比較優勢。

“印染企業搬遷集聚前,本地印染企業有236家,到2018年該項工作基本完成時,這個數量下降到了108家,但企業設備檔次提高了,產品附加值提升了,也為地方創造了更多稅收。”李傳海說。

在一代代柯橋紡織人的努力下,柯橋如今的紡織商貿穩健發展,真正了實現從“步滿全球”到“布滿全球”,成為亞洲最大的布匹專業市場所在地、世界最大的紡織貿易集聚地,構筑起開放協同、集群聯動的大紡織經濟格局。

今天的柯橋區,集聚了3.2萬家市場經營戶以及完備的紡織產業鏈,年紡織品出口額超過千億元,貿易覆蓋全球192個國家和地區。今年1至9月,柯橋全區外貿出口966.7億元,同比增長25.9%,其中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562.23億元,同比增長28.2%。

一組組數據,揭示了中國輕紡城30年來的發展變化:市場年成交額從1992年的16.6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3040.56億元,營業用房從1992年的2213間增長到目前的2.9萬間,注冊經營戶從1992年的1879家增長到目前的3.4萬家……

轉型升級始終在路上

遍地英雄皆凡人,商業回歸到世俗的本意。

——吳曉波《激蕩十年 水大魚大》

中國輕紡城發展的30年,正是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30年。這裡有從“草根經濟”向“樹根經濟”轉變的篳路藍縷,有千千萬萬“螞蟻雄兵”的奮力突圍,也有與時俱進中的“壯士斷腕”,有殘酷競爭下的大浪淘沙。

市場經濟自有其發展規律,充滿著汗水、淚水和歡笑的轉型升級路,柯橋紡織企業走了30年,至今屹立於鑒湖之畔。這些在全球市場愈戰越勇的企業,既有各自獨門秘籍,也有規律性的發展之路。

——擁有最靈敏的市場嗅覺,不僅能迅速發現商機,也促使柯橋紡織面料企業不斷更新迭代產品和設計。

浙江大樹紡織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邵靈彬2016年從父親手中接過班,一直在不斷迭代升級新產品,還從世界各地招募來頂尖設計師,不斷豐富產品線和客戶服務。從做面料到做成衣,到做自己的品牌,他說“就仿佛一直在登山”。

“從2016年開始給面料做升級,剛開始的幾年是很痛苦的,紡織面料在向高端突破的時候,研發成本很高,走的彎路也很多,但是都需要堅持熬過這個階段。”他說。

通過產品和理念的價值創新,走差異化發展之路,2020年,他的企業被授予“國家醋酸及聚酯時裝面料產品開發基地”稱號。高端醋酸、時尚印花、高端滌綸、時尚交織等四大品類面料產品遠銷美國、東南亞、中東等海外市場。

——不斷提升產品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

近年來,以新材料為突破口,將原創設計和綠色環保融入產品,浙江金晟紡織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條貫通產業鏈上下游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總經理金煥根介紹,“竹纖維是一種以竹為原料的天然環保型綠色纖維。現在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我們目前也在和科技單位合作,將新成果、新材料應用到生產當中,開發更多以健康為主的產品。”

浙江越新印染有限公司董事長濮堅鋒表示,他們聘請了專業公司為企業量身打造“數字大腦”,“現在,我們已實現生產的智能監控、智能排產和質量分析。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追溯生產環節、優化生產流程,實現管理的自動化和數字化。”

數據顯示,柯橋全區印染企業在智能化技術改造方面的投入每年都在4億元以上。目前,柯橋印染企業國際先進設備比重達到60%以上,重點印染企業CAD技術普及率達100%,全區印染行業畝均稅收提高至23.5萬元。

——從纖維到成衣,柯橋擁有最完整的紡織產業鏈,也有“市場+產業”的獨特抗風浪能力。

從上游的聚酯纖維、化纖原料,到中游的織造、染整,再到下游的服裝、家紡和輕紡市場等,柯橋紡織擁有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和市場產銷體系。當疫情肆虐全球,全球部分區域紡織產業鏈斷裂,而柯橋則以良好的產業基礎、穩定的產業結構、強大的產業韌性優勢,積極靈活調整應對,為維持全球紡織產業鏈順暢運轉發揮了重要作用。

——立足雙循環,用好互聯網,不斷拓寬銷售渠道。

今年上半年,中國輕紡城面料市場成交額935.3億元,網上輕紡城市場成交額403.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42%、15.19%,成績亮眼。

今年以來,柯橋大力推進“數字輕紡城”和“數字物流港”兩大項目建設,做好跨境電商和市場採購貿易方式兩大試點,積極舉辦雲展會、雲對接、雲直播、雲發布等線上活動,同時深化“一帶一路”、RCEP貿易通道,開辦“外商集市展”“代參展”等,全力打造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提升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拓寬銷售渠道,助力外貿實現新飛躍。

——提升品牌意識和營銷能力,增強話語權。

“上一輩柯橋人做紡織,大多都是夫妻店,而我們這一代人做紡織,則需要有團隊、有技術。當下的國際分工和國際環境給紡織產業帶來的考驗和挑戰與上一輩創業時面臨的周遭境遇已完全不同,所以我們要向產業鏈高端進軍,打造自己的品牌。”邵靈彬說。

越來越多的柯橋企業在用更加完備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優良的產品品質和完善的客戶服務以及“想客戶所想,急客戶所急”的思維,與國際最頂尖的、最前沿的面料同台競技,找尋柯橋紡織產業面向未來的創新點和希望。

紹興七夕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胡斌最引以為豪的事,就是斬獲各個國際高端品牌的訂單。他說:“我們有外貿、有工廠,有高品質的產品和配套完善的服務,這些都無疑是我們參與國際競爭時的底氣。”

“國際紡都”續寫開放新篇

我們的改革共識已經堅不可摧,我們對未來始終心存炙熱的渴望。

——胡宏偉《中國模范生》

“中國輕紡城的30年,我見証了其中的23年。”韓國商人金基龍1999年來到柯橋,他說剛來柯橋時這裡還很落后,“我當時想的是干兩年就回去了,可這裡每天都在發生改變,高樓大廈越來越多,紡織產業和產品也在不斷升級。兩年之后我想要不再待幾年吧,沒想到就來了20多年。”金基龍說。

如今,金基龍在柯橋有了穩定的事業和生活,主要對韓制銷皮塑用品。他還當起了柯橋“洋娘舅”,作為一名外籍調解員,協助柯橋區法院送遞涉外商事案件法律文書,參與涉外商事糾紛調解,助力柯橋社會治理。

金基龍是無數在柯橋工作生活並且深度融入這裡的外商縮影。在柯橋,最多的時候有近5500名境外採購商常駐,有1100多家境外企業代表處常駐,平均每天有10萬客商在此採購。

初冬時節,位於柯橋區的興發化纖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企業的生產車間內,纖維生產設備正開足馬力運轉,機械臂將一批批裝箱完畢的化纖產品搬運至指定位置。很快,這些產品就將漂洋過海,發往全球各地市場,而其中,“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增長后勁強勁。

“一根根小小的化纖絲如今已經站穩腳跟。”興發集團董事長李興江說,2021年興發面向“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產品的出口額超過2億元人民幣,在常規品種以外,他們還在往高端化纖產品方向做市場拓展。

從“步滿全球”到“布滿全球”,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始終是中國輕紡城發展歷程的生動注腳。

作為交流平台,這裡定期舉辦世界布商大會、柯橋時尚周、紹興國際紡織品博覽會等行業交流活動,持續提升中國紡織品的技術水平和國際影響力。

2018年,首屆世界布商大會在柯橋舉辦。在這次以“合作共贏·責任發展”為主題的大會上,世界布商大會理事會成立,作為世界布商大會永久舉辦地的柯橋,向世界發出了“世界紡織看中國,中國紡織在柯橋”的邀約。與此同時,柯橋區政府還發布了“絲路柯橋·布滿全球”行動計劃,提出將努力構建紡織產業鏈合作體系,促進各國紡織產業的文化融合與創新發展,讓全球紡織業煥發出新的生機活力。

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對外開放水平,離不開構建一流的營商環境。為了進一步方便企業辦理外貿出口相關業務,柯橋區在外貿企業密集區設立了外貿共享客廳。這個圍坐式的“共享客廳”整合了原產地簽証打印、銀行、出口信保和商事調解宣介等業務,成為柯橋外貿服務的新窗口。“為了方便企業的臨時辦公和商務洽談,我們還提供了工作區、會議室等共享設施,企業可以預約免費使用。”柯橋區貿促會副會長吳萍說。

近幾年,受疫情影響,國內紡織企業出國參展受阻,柯橋區商務局推出“代您出海”項目,通過委托駐外的分支機構、合作伙伴、華人華僑,代替柯橋企業參展。在今年7月舉行的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覽會(紐約展)上,30家柯橋紡織企業正是通過這一項目,攜1200余款優質產品“亮相”。3天展期內,企業的展品被掃碼5365次,剪樣百余次。借助“代出海”,企業實現了海外生意“看得見、摸得著、談得好”,市場得到不斷拓寬。

努力讓中國紡織品“走出去”的同時,柯橋也將世界領先技術“引進來”。2018年,柯橋在意大利米蘭設立“絲路柯橋·米蘭館”,集中展示柯橋最富創新性和時尚性的面料產品。2020年,米蘭在柯橋設立“米蘭·柯橋館”,這裡也成為意大利高端面料在中國的展示和交易中心。開放包容的柯橋,用一塊布跨越山海,續寫多姿多彩、熠熠生輝的絲路故事。

時至今日,中國輕紡城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產品最齊全的紡織品集散中心之一。2021年,中國輕紡城線上線下總成交額突破3000億元,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同類專業市場首位。

“我們要深化實施開放強市戰略,進一步融入‘一帶一路’,深度參與全球的產業分工與合作,加快建設‘內聚外聯’的開放之城。”紹興市委書記盛閱春說。

(責編:王震、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