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盛
2023年03月12日09:47 來源:人民網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這是激蕩在廣袤鄉土大地上最為動人的夢想,是回旋在億萬農民心中最為深切的期盼。
在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再次成為高頻熱詞。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確定並集中支持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我們要建設什麼樣的鄉村、怎樣建設鄉村、靠什麼人來建設鄉村、如何踐行農業強國?近期,人民網《人民會客廳·2023兩會時刻》欄目圍繞鄉村振興的話題,邀請了全國人大代表、專家學者與企業人士,為繪就希望田野上的壯美畫卷建言獻策。嘉賓們表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強化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堅決守牢防止規模性返貧等底線,加快建設農業強國,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
守住底線、增強動力、完善政策
“經過八年持續努力,近1億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全國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96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易地搬遷,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擲地有聲。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董強(左二)與遼寧方大集團董事局主席助理、江西方大鋼鐵集團黨委書記詹柏丹(左一)做客訪談。人民網 馬天翼攝
在《人民會客廳·2023兩會時刻》訪談中,嘉賓們表示,要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增強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的內生發展動力,穩定完善幫扶政策。
對於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董強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明確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也對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了細化的工作安排。根據這些部署,需要關注糧食安全、鄉村建設、農民增收、人才培養。
“以人才培養為例,國家層面對鄉村人才隊伍建設進行了安排,實施了鄉村振興人才支持計劃,組織引導教育、衛生、科技、文化、社會工作、精神文明建設等領域的人才到基層一線,支持培養本地緊缺人才,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開展了農村創業帶頭人培育行動。”董強說。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交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盧軍。訪談截圖
作為來自交通領域的工作者,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交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盧軍做客訪談時表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需要進一步發揮交通串聯、輻射、驅動的作用。鞏固拓展交通脫貧攻堅成果,對高速公路主通道技術標准進行提檔升級,加快實施擁堵路段改擴建,讓人民群眾出行更便捷、更高效。
盧軍說,還要聚焦交通產業升級,深化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依托交通鏈、發展供應鏈、推進產業鏈,實現物流運輸降本增效,不斷提升交通助力鄉村振興的質量和效率。
“遼寧方大集團把增加脫貧群眾收入作為根本要求,一直以來注重扶志、扶智,聚焦產業就業,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的產業品牌。”遼寧方大集團董事局主席助理、江西方大鋼鐵集團黨委書記詹柏丹說,要進一步讓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有源泉活水,推動鄉村振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大力發展特色產業
增強鄉村造血功能
產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
“產業是鄉村振興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也是增強脫貧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詹柏丹認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既要找准路子,也要找好項目,充分挖掘發揮當地自然資源優勢,結合產業特點引進短平快的項目,帶動當地群眾從事產業生產。
以自身實踐,詹柏丹舉例說,甘肅省東鄉縣曾是深度貧困地區,種養產業雖有基礎但缺乏精深加工。“我們確立了‘全面幫扶、項目運作、微利持久、讓利東鄉’的產業幫扶模式,充分挖掘依托發揮當地的自然資源優勢。幫助地方經濟打造了馬鈴薯精深加工,集種植、採摘、採購、銷售、精深加工於一體的金銀花全產業鏈體系等特色產業鏈條,幫助農民致富增收。”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董強做客訪談。人民網 馬天翼攝
在董強看來,實現持續增收的關鍵在於讓農民從體力型勞動轉變為技能型勞動。並激活農民閑置資產和農村集體的沉睡資產,通過激活資產為農民帶來財產性收益。這就要求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帶動資產的盤活,進一步反映在農民的收入水平上。
談及全國兩會期間,社會各界關注的農業強國話題,詹柏丹認為,發展鄉村特色產業要因地制宜找准方法,以農業產業化為抓手,立足創特色、增規模,做強做優特色農業產業﹔立足補鏈條、聚集群,實現農產品多重轉化增值﹔立足強品牌、拓市場,提升農特產品市場競爭力。遼寧方大集團探索了“龍頭企業+扶貧車間+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這一產業發展紅利共享的模式,帶動了農民參與產業發展的積極性。
在訪談中,嘉賓們表示,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除了培育壯大縣域富民產業外,還要在做大做強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加快發展現代鄉村服務業,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等方面發力。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提升農民群眾的幸福感
宜居宜業幸福至,和美鄉村入畫來。鄉村是農民聚居的家園,是都市人“記得住鄉愁”的心靈歸處。
盧軍認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需要各界資源的持續賦能。以交通領域為例,要持續加大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力度,重點支持資源路、旅游路、產業路的建設,做到公路建設與環境保護、生態修復、綠化美化同步,打造美麗、舒適、通暢的交通產品。同時還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打造安全出行的環境,加強三區交通基礎設施管養制度的設計。
“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建設目標,使未來的鄉村生活既富足也愉悅。”董強表示,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既現代又傳統,既留得住鄉愁,又有現代化的生活和就業環境,使鄉村的人住得愉快、就業得便利,同時城市人也樂意到鄉村去體驗、感受。
遼寧方大集團董事局主席助理、江西方大鋼鐵集團黨委書記詹柏丹做客訪談。人民網 馬天翼攝
詹柏丹說,宜居宜業的鄉村建設,既要塑型、更要鑄魂。在鄉村振興中,遼寧方大集團在基於生態優先,發展綠色產業、綠色經濟的同時,不斷組織群眾文化生活,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助力鄉村做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物質和精神雙幸福。
“農民收入要高、生活要好、機會要多、心情要美,農村生態要優、村容要好、治理要善、風尚要和。”在訪談中,嘉賓們紛紛表示,藍圖既繪、美好可期,和美鄉村要保留傳統農耕文化的風緒余韻,也一定會有新時代與時俱進的嶄新風貌。(實習生齊孟莎對此文亦有貢獻)
《人民會客廳·2023兩會時刻》系列訪談往期鏈接:
【點擊查閱】人民網“我和我的新時代”鄉村振興採訪調研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