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鰲熱點聚焦
構建產業鏈供應鏈新格局 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成共識
“我不認為在未來的十到二十年中國會失去‘世界工廠’的地位,中國將仍然是最主要的世界制造業樞紐。”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姚洋在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產業鏈供應鏈新格局”分論壇上表示,由於中國市場的巨大規模和完整的產業鏈,高端行業完全脫離中國幾乎是不可能的。
與會嘉賓認為,中國仍是世界的生產中心,中國和西方應該進一步加強經濟合作。在亞洲產業鏈重構和韌性問題上,亞洲應該抓住全球產業鏈區域化機遇,積極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構建更加緊密的區域共同市場。
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產業鏈供應鏈新格局分論壇現場。人民網記者 魏青成攝
博鰲亞洲論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澳門委員會主席梁維特表示:“目前我們處於一個變動的時代,所以一定要對任何變動事先做好准備。過去的供應鏈是以成本為導向的,而現在,人們更關注安全。”
近年來,國際國內形勢發生重大而深刻的變化,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加速演變期,全球產業鏈呈現日益清晰的圈層化格局。
與會嘉賓還認為,全球產業鏈相對割裂的圈層化格局不僅直接影響各國正常生產和生活秩序,還在很大程度上挫傷了世界經濟增長動能,增加經濟復蘇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在全球圈層化愈演愈烈的同時,亞洲地區成員亟待構建更加富有韌性的產業鏈。
奧緯咨詢董事合伙人貝哲民表示:“全球的供應鏈需要不斷地形成,這個過程是很脆弱的,這種情況下需要加強供應鏈和產業鏈的韌性才能迎接挑戰。而提高韌性的本質就在於建立在共贏基礎上的商業合作,在全球的經濟中,尤其是在多邊層面上這是緊密聯系的,我認為這是未來發展的一個基石。”
“提高供應鏈產業鏈韌性,還是要加強團結合作,開放包容,可以通過兩條路徑實現,第一是面對共同性問題,全球國家應相互融合,互相滲透,共同解決,不能採用斷鏈、脫鉤的方式﹔第二,通過科技手段,提高效率,減少人工操作的不確定性,增加機器操作的確定性。”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副總經理馮波認為。
“我相信中國仍然會是一個生產中心。”芬坎蒂尼集團亞太區負責人費裡認為,中國的市場規模巨大,如果按照疫情之前的增長速度,中國在十到二十年就會成為最大的郵輪市場。談及對於中國不斷深化的改革開放有何建議?費裡說,中國和西方應該進一步加強經濟合作,同時,進一步開放金融服務行業。
企業如何合理進行上下游布局,尋找產業鏈供應鏈“最優解”?
“企業需要調整戰略,採用新模式,使供應鏈更有韌性、更有可持續性。”馮波分享了兩點經驗:一是實行大客戶戰略,和大客戶簽訂長期合約,用長期運量鎖定長期運力,獲取長期回報,這對雙方都有好處﹔二是進行大項目的戰略,集中資源進行大項目建設,比如公司集中資源打造了瓊州海峽的客貨運輸板塊,正在加快建設海南洋浦港的國際金融項目碼頭,下一步還在謀劃進行物流倉儲設施的建設。
梁維特說:“在新的復雜環境中,企業需要准備備用生產基地,同時,還必須有一個快速反應系統,員工也需要掌握更多技能去適應世界的變化。過去的全球化中,很多企業可能僅靠生產一個小螺絲釘就能獲得發展,而現在有綜合能力的大企業,能夠建立安全的供應鏈體系,才能獲得更好的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