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2023國家賬本”系列解讀二:
赤字率按3%安排 財政政策統籌發展與安全
近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查通過了國務院提出的《關於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以下簡稱“預算報告”)。預算報告有“國家賬本”之稱,為國理財,為民服務,既關系國家發展大事,也關系居民衣食住行用,備受各界關注。透視“2023國家賬本”系列報道聚焦今年的預算報告傳遞了哪些重要信息,如何體現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提效”。
赤字率是衡量財政發力情況的重要指標。
《關於202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2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以下簡稱“預算報告”)中指出,2023年,赤字率擬按3%左右安排,比2022年提高0.2個百分點,赤字規模38800億元,比2022年增加5100億元。
什麼是財政赤字率,今年赤字率略升,有何政策考量?
財政赤字,是由財政支出大於財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額,通俗來講,就是政府“花”的錢超過了“掙”的錢。赤字率是指財政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表示的是一定時期內財政赤字額與同期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比例關系。
業內專家指出,2023年財政政策總基調為兩個方面,即“加力提效”與“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意味著財政政策是有克制的寬鬆,兼顧穩增長和防風險,考驗財政統籌能力。
從赤字率3%看,較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赤字規模增加5100億元,體現了積極財政政策“加力”。既保証了政策的連續性、必要的支出強度,同時,並未過高提高赤字率,為未來財政可持續性和財政空間奠定基礎。
“2023年赤字率擬按3%安排是既考慮到了現實發展需要,也考慮到了長遠發展,還考慮了國家的發展和安全統籌安排的赤字率。”財政部原副部長朱光耀表示,2023年GDP的增長目標是5%左右,為完成這個目標,財政作為國家政權的重要支柱,要保証有力的支撐作用。在這種情況下,2023年財政支出額度增加了5100億元,主要是用於支持民生事業的發展,適當提高財政支出,提高赤字率就是必要的一個手段。財政支出總量增加的同時,財政赤字率也相應提高,就出現了比2022年赤字率有所提高的現象。
粵開証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恆分析指出,3%這種安排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順勢而為,反映出財政政策在加力提效。同時,0.2個百分點這個規模又是可控的,意味著積極財政沒有搞大水漫灌,也沒有搞強刺激。
“這樣的安排,有利於更好支持落實完善減稅降費,助企紓困,提高微觀主體活力﹔有利於保証必要的支出強度,進而擴大總需求,對沖外需下行﹔通過財政支出結構優化,有利於更好地服務於鄉村振興、科技創新、區域均衡等重大戰略﹔通過加大轉移支付,進一步確保基層‘三保’不出問題。”羅志恆表示。
“在3%赤字率基礎上‘加力提效’是比較合適的。”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財政赤字率是財政積極程度的一個代表性指標,赤字率的提高和之前提到的“加力”相對應。適當提高赤字率,意味著有更多的擴張性因素體現在財政政策調控的通盤安排裡。但赤字率並非越高越好,在擴大內需的同時,一方面要有更積極的擴張性財政安排,另一方面還需要防范風險。
赤字率也是衡量財政風險的重要指標。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優化債務期限結構,降低利息負擔,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羅志恆分析指出,從2023年的赤字安排看,新增赤字5100億元,全部是中央赤字,通過國債發行彌補,這實際上就是中央更多地加杠杆、轉移支付給地方以緩解地方壓力和防范債務風險的體現。全國財政赤字38800億元,比上年增加5100億元,其中,中央財政赤字31600億元,增加5100億元﹔地方財政赤字7200億元,與上年持平。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穩步恢復發展,國民生產總值加大,提高赤字率的效應也更明顯。
“今年把赤字率升至3%,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表示,超5000億元的增量,對“緊平衡”的財力是一個必要的補充,適度擴大政府財政赤字,將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
【相關閱讀】
透視“2023國家賬本”系列解讀一:認識政府預算“四本賬” 2023積極財政要加力提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