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民數據研究院發布《新青年 新機遇——新職業發展趨勢白皮書》

2023年06月29日14:1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近年來,我國各類經濟新業態強勢崛起,一批工作內容新穎、工作模式多樣的新職業相繼涌現,極大豐富了職業人才內涵。民宿管家、易貨師、帶貨主播、電子競技員、人工智能訓練師……一批新奇有趣的新職業正如雨后春筍般相繼涌現,為新時代新青年提供了更豐富的職業選擇,也折射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生機與活力。

近日,人民數據研究院聯合趣丸科技發布《新青年 新機遇——新職業發展趨勢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聚焦新職業這一關鍵詞,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基於趣丸科技新職業用工數據與網絡傳播數據,觀察當前我國新職業發展的新氣象,分析新職業之於社會的價值與意義,總結新職業成長過程中暴露出的痛點與難點,並提出建議,以期助力新職業更為穩健地駛入發展快車道。

新職業從業規模擴張,96%的職場人士有意嘗試新職業

《白皮書》指出,新職業越發受到新青年青睞。從業規模方面,近五年來,受產業結構調整、平台經濟興起、青年就業觀念轉變等因素影響,我國職工隊伍整體狀況較此前發生明顯改變。其中,以新職業從業者為重要組成部分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隊伍持續發展壯大。全國總工會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全國職工總數約為4.02億人,其中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有8400萬人,佔比約兩成。

與宏觀趨勢一致,用工企業方新職業從業人數也在逐年攀升。趣丸科技數據顯示,2019年9月以來,與企業簽約的新職業從業者人數穩健增長,截至目前,企業已累計提供近90萬個新職業就業機會,為新青年提供施展才華的舞台。

從業意願方面,青年群體從事新職業的興趣持續高漲,對從事網絡主播、網絡配音員等躍躍欲試。據人社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發布的《新職業在線學習平台發展報告》,96%以上的職場人群希望學習新職業。

公眾看好新職業發展前景,社會討論熱情高漲

《白皮書》指出,伴隨新職業的出現與成長,社會對新職業的關注度也在持續上升。人民眾雲顯示,2022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新職業相關信息聲量接近75萬篇次,話題熱度高漲。其中,約97%的信息為正面及中性內容,表現出大眾總體對新職業發展持支持和積極觀望態度。

《白皮書》顯示,近一年來,在人社部2019年以來發布的74個新職業中,處於輿論熱度前十位的分別為互聯網營銷師、網約配送員、家庭教育指導師等。其中,數字經濟與數字技術相關職業佔據六席,綜合熱度居高。尚未被官方認可、但從業規模已十分可觀的新興職業方面,網絡配音員、陪診師、上門廚師/上門遛狗師等熱度指數較高。

新職業人才需求高企,多方協力培養優質專業人才

《白皮書》專門選取了電子競技員/電子競技運營師、以互聯網營銷師為代表的網絡主播、人工智能科技人才三類官方已認証的高熱度新職業以及網絡配音員、陪診師兩類熱門新興職業作為分析樣本,綜合趣丸科技新職業人才數據及互聯網公開信息,管中窺豹,洞見新職業特征與從業前景。

《白皮書》發現,近年間,與上述新職業密切相關的新興產業均經歷了高速發展,市場規模明顯擴容,對專業人才的需求持續走高。以人工智能科技人才為例,從需求端看,當下,能夠熟練掌握尖端人工智能技術、充分發揮人工智能技術優勢的人才受到各行各業的青睞與追捧,人才缺口較大。從供給端看,有關部門、高校、企業等主體正積極培養人工智能技術人才,不斷提升專業人才供給質量。例如,趣丸科技加大校企合作力度,與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共建人工智能實驗室,匯聚頂尖科研資源,搭建一流產學研平台,培養出一批高素質人工智能技術人才。

新職業發展邁入新階段,多措並舉為其提供發展新契機

《白皮書》認為,當前我國新職業人才“供需兩旺”。一方面,各行業對新職業人才的需求缺口不斷擴大﹔另一方面,眾多企業與高校深化合作,在地方有關利好政策支持下,持續優化新職業人才聯合培養方式,培育一批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高水平新職業人才。

然而,當前我國新職業配套機制仍有所欠缺:一是傳統勞動保障制度難以覆蓋新職業發展需求,部分新職業從業者合法權益難獲保障﹔二是新職業有關管理制度供給不足,具體崗位職責、工作內容、技能標准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制度空白﹔三是各新職業特征迥異,部分新職業工作內容及模式因與傳統工作相去甚遠而面臨社會接受度、認可度較低的窘境﹔四是新職業未來發展路徑尚不明晰,職業長期、可持續發展路徑有待進一步探索。

《白皮書》呼吁,為促進新職業高質量發展,有關部門應建立健全勞動保障機制,維護新職業勞動者合法權益﹔加強各地新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職稱評審信息互通互認,規范新職業管理制度﹔緊跟新業態趨勢持續發布新職業信息,多措並舉增強新職業社會認同度﹔加快培養各類新型復合人才,賦能新職業從業者提升其專業化程度。

點擊鏈接查看報告原文:《新青年 新機遇——新職業發展趨勢白皮書》

(責編:曹淼、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