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新機遇迸發新活力 中國—東盟產業續寫經貿合作新篇章

人民網記者 申佳平
2023年07月06日10:20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在泰國,中國品牌新能源汽車銷售火爆、實力圈粉﹔在菲律賓,中國與當地伙伴合作,為廣大用戶提供高質量通信網絡服務﹔在老撾,來自中國的4G礦山工業專網技術,讓井下300米移動通訊暢通無阻……

中國與東盟山水相連、血脈相親,30多年來始終保持著親密友好的合作關系。如今,這樣的故事仍在延續,並迸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同東盟國家貿易額超過6.5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連續三年互為最大貿易伙伴。今年前5個月,中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2.59萬億元,增長9.9%,佔我國外貿總值的15.4%。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鄭永年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坦言,中國與東盟的關系,已不僅限於傳統貿易的概念,應更加注重產業鏈、供應鏈的整體區域布局。

“當前,中國與東盟在新能源汽車、智慧發電等新興產業方面的合作方興未艾。”中國東盟商務理事會執行理事長、RCEP產業合作委員會主席許寧寧表示,中國與東盟密切產業合作,是雙方共同應對世界經濟不穩定性的對策之一,是雙方經貿發展的重大舉措。雙方應充分認識到創新是產業合作的活力所在,通過創新來實現產業優勢互補、互利合作。

近年來,從水果、服裝到新能源汽車、電子配件,中國與東盟作為全球重要的生產制造基地,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在區域間往來流動,正在成為雙方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走向更深層次融合的重要例証。

比亞迪首個海外乘用車生產基地已落戶在泰國,規劃年產量15萬台整車,可為當地提供5000個就業機會﹔華為在柬埔寨與當地醫院合作建設室外停車場屋頂智能光伏系統,每年可生產50萬度清潔電能,為300多位醫護人員和數萬名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電力保障。

與此同時,探索數字化轉型,助力數字經濟發展,也是中國與東盟面對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做出的共同選擇。

工業和信息化部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超過13%﹔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已達到5000億,企業數量近4000家﹔新能源汽車的年銷量達680萬輛以上,連續八年位居全球第一。

而東盟各國經過多年發展,也從農業、紡織業等傳統產業逐漸轉向電子、制藥等附加值更高的產業領域。

相關數據預測,到2030年東盟數字經濟發展有望達到1萬億美元。目前,新加坡將自動化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納入其工業流程﹔泰國提出“工業4.0”戰略,計劃以數字經濟為代表的未來產業,作為推動經濟成長的新引擎﹔文萊交通部推出《數字經濟總體規劃2025》,旨在通過數字化轉型推動智慧國家建設。

東盟秘書長高金洪表示,中國和東盟經濟合作潛力巨大,雙方已在推進數字經濟和可持續發展,以及加強區域互聯互通等多方面體現出活力與韌性。他透露,目前《東盟數字經濟框架協議》(DEFA)正在加速推進,將有效推動東盟的數字環境建設,也將為東盟建設數字經濟共同體鋪平道路。

許寧寧指出,產業合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有關各方應制定產業合作的近中長期規劃,有重點、有步驟、有計劃地加快合作。同時應該充分利用RCEP區域開放、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為產業合作提供的有利條件,真正實現開放市場的目的。

“中國要做的不僅僅是打開東盟市場賣出商品,或只是進行產業轉移,而是要根據各個國家的比較優勢,把產業鏈、供應鏈拉長,才能為中國東盟的共同市場和經濟一體化打下堅實基礎。”鄭永年強調,中國與東盟的合作特色從來不是霸權強加,獨自制定規則,而是要有商有量、共同討論,走出一條互利共贏之路。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公開場合表示,希望加快建立中國—東盟工業領域部長級對話交流機制,在發展政策、戰略規劃、標准體系、監管手段等方面,開展全方位交流合作。同時聚焦新能源汽車、數字經濟、能源電子等新興產業領域,挖掘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體量大、產業帶動性強的重大項目,激發產業合作新動力,建設創新發展新高地。

好鄰居、好朋友、好伙伴,聚共識、拓商機、享成果。展望未來,多位行業專家認為,伴隨中國東盟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雙方在新興產業領域,特別是在新能源汽車、數字經濟、能源電子等產業領域合作有望取得新的更大進展。(實習生韓昕寧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申佳平、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