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P2P清退回款”“消除不良征信”?金融監管總局發布風險提示

2023年07月12日09:20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7月12日電 (記者羅知之)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官網消息,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金融監管部門或者工作人員,打著“P2P清退回款”“消除不良征信”“受理投訴”等旗號實施詐騙。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消費者權益保護風險提示,提醒廣大金融消費者提高警惕,增強反詐意識和識別能力,保護好個人信息和財產安全。

據介紹,冒充金融監管部門實施詐騙的手法通常有以下幾種:

手法一:偽造金融監管部門文件實施詐騙。不法分子冒用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名義,通過電話短信、快遞信函、互聯網等渠道,發布“P2P出借人風險專項清退通知”“金融平台清退通知”等虛假信息,引誘投資人通過所謂“官方回款渠道”進行“清退登記”。投資人注冊登記后,不法分子再以需要繳納保証金等作為回款條件,詐騙投資人錢財。

手法二:假冒金融監管部門受理投訴實施詐騙。消費者在非官方渠道投訴后,不法分子利用非法獲取的消費者手機號碼、投訴內容等信息,以“解決投訴”“理賠退費”等為由聯系消費者,誘導其點擊“XX監管部門在線理賠中心”等虛假鏈接或者利用視頻會議軟件創建所謂“XX監管部門會議室”,誘騙登錄並開啟屏幕共享,從而騙取銀行卡號、網銀密碼、驗証碼等重要信息,盜取消費者資金。

手法三:冒充金融監管人員以“消除征信不良記錄”實施詐騙。不法分子假冒金融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利用非法收集的銀行卡號、貸款額度等個人信息,通過電話、社交軟件等聯系消費者並騙取信任,謊稱消費者在使用信用卡、互聯網貸款等借貸產品時產生逾期記錄,將被列入“征信黑名單”,如要“修復征信”,需向指定的“專用賬戶”轉入資金進行“信用佐証”,並稱該筆款項隨后將予退回。一旦消費者信以為真操作轉賬,不法分子迅速轉移資金並藏匿。

以上詐騙手法均為非法冒用金融監管部門名義,利用部分金融消費者急於解困、挽回損失、自証清白等心理特點進行詐騙。為保護廣大消費者信息安全、財產安全等合法權益,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提示:

一、金融監管部門不直接辦理金融業務,也不會與消費者有任何資金往來。金融監管部門從未設立或者授權設立P2P、投資理財等“回款渠道”,不會通過QQ群、微信群、交易平台等面向社會公眾開展資金清退工作。請消費者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二、選擇正規機構的合法金融服務。消費者如果有借款、理財、保險等金融需求,應通過具備相應業務資質的機構獲取金融服務。切勿盲目相信陌生來電、短信、廣告傳單、社交媒體等非正規途徑推銷的“低息快捷”“免抵押擔保”貸款業務及“保本高收益”理財產品等。

三、加強個人信息保護,謹防信息泄露。對於不明來源的“內部消息”以及非官方渠道發布傳播的信息,消費者要仔細辨識,妥善保管身份証號、銀行卡號及密碼、驗証碼等重要信息,不點擊不明鏈接或者下載不明APP,不與陌生人共享屏幕,審慎對外提供個人信息,避免因信息泄露造成財產損失。

四、通過官方渠道合法合理維權。因金融產品或者服務問題與金融機構發生爭議的,消費者可優先選擇金融機構公布的官方投訴受理渠道進行處理﹔未達成一致的,可向當地金融糾紛調解組織申請調解或者向金融監管部門反映。切勿隨意點擊或者打開陌生人發送的所謂“官方投訴鏈接”。

五、發現犯罪線索或者遭遇損失及時報案。一旦遭遇詐騙或者發現涉嫌違法犯罪線索,消費者應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反映有關情況,不可輕信網絡上自稱“網警”“黑客”等組織或者人員,避免再次受騙。同時,注意留存証據,積極提供線索,配合公安機關案件偵查,盡力挽回損失。

(責編:羅知之、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