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與國際合作大會在深圳舉辦

2023年07月25日08:18 | 來源:環球網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與國際合作大會在深圳舉辦

7月22日,第三屆中國城市高質量發展與國際合作大會在深圳成功舉辦。本次大會由《環球時報》社主辦,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原副會長張偉、全國工商聯原副主席程路等嘉賓出席大會並作主旨發言,國內眾多城市代表分享城市高質量發展經驗。《環球時報》社副總經理徐濤致歡迎辭。本次大會還召開了“人工智能、數字經濟及創新商業模式助推城市高質量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助推城市高質量發展”兩場專題論壇,參會學者與企業家就數字經濟時代如何高效建設新興產業進行了廣泛交流。

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理事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張景安在大會演講時指出,科技創新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之源和增長引擎,中國不僅擁有規模巨大的科創市場,同時也擁有世界上最活躍的高科技產業創新大軍,創新使中國發展仍然駛在“超車道”上。張景安表示,首先,數字化是未來大勢,材料和人工智能技術是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關鍵,深圳有能力走在世界技術的最前沿。其次,科學向來是全球化重要的推動者,我們要充分利用科學的力量,搭建好平台,營造良好的科學生態,推動全球化發展。最后,要強化技術鏈、產業鏈、生態鏈等交叉融合,協同創新,以適應未來競爭的需要。

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發言時表示,越來越多的西方人士看到中國城鎮化發展迅猛,特別是中國城市群的發展表現突出,並且他們認為這種發展必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和支撐,也將推動全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魏建國稱,中國城市群發展包含以下四個主要特點:以綠色低碳為主的城市發展理念已成為中國城市發展的主線﹔數字經濟將開辟城市發展新的賽道,並成為中國城市發展彎道超車的法寶﹔高質量的生活和生產服務將給中國城市發展帶來最新增量﹔全生產要素的最佳配置是中國未來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核心。

學者專家和企業高層為城市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的同時,國內多個在城市規劃、營商環境建設、產業升級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的城市和園區代表,在大會現場分享了過往經驗,並探討如何進一步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

本次大會在深圳舉辦,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深圳一直在發揮“敢為天下先”的特區精神,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副局長、黨組成員王錦俠表示,前海傳承深圳創新基因,堅持政府、社會、市場三位一體,先行先試,邊行邊試,合作共試,有機統一。前海將不斷深化、豐富、拓展“前海模式”,全面建設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強、創新策略能源強、協同發展帶動能力強的高質量發展引擎,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前列。

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辦主任朱小燚在發言時表示,如今廣州正在積極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繼續在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領頭羊和火車頭作用。廣州的高質量發展是改革開放創新的勇立潮頭,是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百千萬工程”,是城市現代文明的中國氣派、嶺南風格、廣州特質,更是民生福祉的人間煙火氣。從口袋公園到老舊小區的微改造,一張張民生清單彰顯廣州這座城市的為民情懷。

鄂爾多斯市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黃河“幾”字彎腹地,是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發展的“頂梁柱”和“排頭兵”,也是一座溫暖世界的城市,“暖”已成為這座城市的形象品牌。鄂爾多斯市政府副市長苗程玉出席大會並作城市推介,他表示,當前,鄂爾多斯正在全面落實總書記交給內蒙古自治區的“五大任務”和全方位建設“模范自治區”兩件大事,緊扣“現代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圍繞構筑“四個世界級產業”、建設“四個國家典范”、打造“四個全國一流”的目標任務,促轉型、調結構、闖新路、進前列,全面打造政策最貼心、辦事最省心、投資最安心、服務最暖心、生活最舒心的“五心”營商環境品牌。

近年來,榆林市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黃土高原生態文明示范區、陝甘寧蒙晉交界最具影響力城市。榆林市委常委、副市長趙勇在大會現場發言時表示,下一步,榆林將緊抓西部大開發、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機遇,堅持把加強科技創新作為最緊迫任務,全力推動現代煤化工、能源化工裝備制造、現代特色農業等產業朝著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邁進,加快高質量發展步伐。

德陽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重要節點城市和成都都市圈重要功能板塊,其文化底蘊深厚,工業基礎雄厚,生態環境優良。德陽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吳成鋼介紹說,德陽是國家創新驅動示范城市,國家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先行示范區、科技研發投入強度一直居於四川省前列。德陽創新動力強勁,擁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377戶,3年累計攻關關鍵核心技術500多項。

商洛市是陝西唯一、全國首批40個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創建地區之一。商洛市項目管理中心副主任賀健介紹稱,商洛是連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節點城市,三縣一區納入關中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隨著西武高鐵和西渝高鐵商洛段的開工建設,即將全面融入西安半小時經濟圈。商洛認真踐行“兩山”理念,努力打通“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把商洛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商州、柞水創建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

漢陰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劉濟兵認為,城市的高質量發展首先應是生態的自然優美,其次是城市的宜居性,最后是產城融合發展推動百姓共同富裕。漢陰縣綠地生態面積佔45%,這對山區縣來說非常難得,這也是漢陰生態品質的體現。

深圳市工商聯(總商會)副主席、深圳市政協委員、國際共生戰略產業聯盟執行理事長劉丹寧發言時表示,優秀的社會組織能夠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企業家應當聯手搭建組織平台,為城市產業結構轉型、創業者成長貢獻力量與智慧。

成都市、長沙市、梅河口市、隴南市、瀏陽經濟技術開發區、重慶市涪陵區、陝西周至縣等城市、園區以及百余家企業也參與了本次活動。

(責編:曹淼、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