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宣教局副巡視員邢濟萍:推動信陽成為紅色研學的重要基地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網信陽7月28日電(黃盛、尚明楨)“建議精心打造紅色旅游線路,在紅色研學的主題設計、內容規劃、后勤保障、方式方法上多下功夫,讓信陽成為紅色研學的重要基地。”近日,人民網在信陽市舉辦文旅文創發展交流會,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宣教局副巡視員邢濟萍就信陽地區如何發展推進紅色旅游建良言、出良策。
如何把紅色資源利用好,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邢濟萍提出要在六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深挖紅色文化內涵,邢濟萍認為,信陽地處鄂豫皖交界之處,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下轄的新縣是全國著名的將軍縣,這些都是重要的紅色旅游資源,要珍視、保護、利用好。她說,信陽地區要深挖紅色文化內涵,將紅色旅游所蘊含的精神力量體現出來,將最生動感人、啟迪人心的紅色故事挖掘出來,讓游客參觀之后能夠深刻感受到紅色文化的熏陶,讓信陽的紅色旅游起到鑄魂育人的作用。
二是精心打造大別山精神學習高地,深刻感悟大別山精神。大別山精神是由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武裝力量和革命群眾,在艱苦的革命斗爭中用鮮血和生命鑄就的。包括信陽在內的鄂豫皖大別山地區,是大別山精神的發源地,應全力打造大別山精神的學習高地。除干部學院、學習培訓基地、研學外,也應注重景觀設置,讓人一走進信陽,既能感受到扑面而來的大別山精神,在學習、參觀、游覽過程中深刻感悟大別山精神。
三是精心打造深受游客喜愛的紅色旅游線路,將紅色研學提升至更高水平。信陽紅色旅游資源豐富,希望能推出百姓歡迎、游客認可的旅游線路。同時,在紅色研學的主題設計、內容規劃、后勤保障、方法多樣上下功夫,將信陽的紅色研學提升至更高水平,引導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個扣子,發揮運用好紅色旅游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是創新培育“紅色旅游+”業態形式,增強老區人民幸福感。在紅色旅游發展過程中,“紅色旅游+”不斷探索發展,隨著形式不斷增加,與之相關的產業鏈也相應發展,當地百姓的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信陽可注重培育“紅色旅游+”業態形式,如紅色旅游+非遺、+民宿、+民俗、+康養等,助力鄉村振興。地處大別山腹地的縣建設發展民宿,應注重紅色文化元素的體現和當地風土人情民俗特色。新縣作為全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在“紅色旅游+”的業態培育上可有更多探索,為全國紅色旅游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可行經驗。
五是加強培訓優秀的紅色旅游講解員,讓大別山紅色故事傳遍四方。作為紅色旅游講解員,更應注重提升自身的知識素養,將每一個革命故事講好,讓人物“活”起來,讓展品“動”起來,增強講解的感染力,將一顆顆紅色革命種子播撒在游客心中,當好紅色文化的宣傳員,紅色精神的傳播者,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
六是提煉信陽紅色旅游主題詞,叫響紅色旅游節慶會展品牌。邢濟萍建議,提煉出讓人記得住、叫得響、印象深的紅色旅游主題詞,充分利用黨史、軍史重要紀念日及重要節日、展會活動,積極推介信陽紅色旅游。(實習生王鼎倫對此文亦有貢獻)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NMediaFile/2022/0801/MAIN202208010936066173860781061.jpg)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