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 大道同行
為中老鐵路輸送人才,職業教育國際化“黔”景廣闊
2021年12月,中老鐵路正式開通﹔2022年1月,“瀾湄快線”開始在崇山峻嶺間飛馳﹔2023年4月,中老鐵路國際旅客列車正式發車……
在打通這條意義非凡、成果豐碩的“黃金線路”背后,有一份貴州職業教育貢獻出的力量。
2019年,在中老鐵路建設籌備之際,貴陽職業技術學院主動跟中國鐵路局昆明鐵路分公司簽訂了訂單培訓計劃,開始為中老鐵路輸送人才,目前,已有60多名高技能人才從這裡畢業,走上了工作崗位。值得一提的是,他們之中既有中國學生,同時也有老撾籍學生。
來自老撾的學生靈芳,曾在貴陽職業技術學院學習軌道交通與漢語言課程。4年的學習生涯,她不僅專業技能成績優異,還順利考過了新漢語水平考試HSK最高等級6級,畢業后順利進入到老中鐵路有限公司任職,在中老鐵路老撾段從事鐵路安保方面的工作。
“我們的教師團隊是由專業技術老師和國際漢語教師一同組成,給外國學生授課時,可以保証在語言上面無障礙、專業技術頂得上。學校還打造了國家級軌道交通人才培訓培養基地,無論是理論還是實訓,每一個學員都能在這裡學到軌道交通相關的真本事。”貴陽職業技術學院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處長吳焱說。
學生上崗前在老撾萬象高鐵站前合影(其中5人為貴陽職業技術學院培訓班學生)。 貴陽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在貴陽職業技術學院實現職業教育國際化的背后,是國家政策的有力支持。2016年,中國-東盟軌道交通教育培訓聯盟在貴陽揭牌成立,旨在為中國和東盟地區軌道交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搭建平台﹔2018年,經中國外交部、教育部批准,貴陽職業技術學院入選了瀾湄合作專項基金項目,負責為瀾滄江-湄公河沿岸國家提供軌道交通技能人才培養服務。
憑借著良好的平台與項目,貴陽職業技術學院逐步建成國際化課程體系,開發軌道交通、裝備制造、中文國際化培訓課程,編制國際化培訓教材,在老撾建立了職業技術學院海外技能培訓站。並且“因材施教”,打造兩種培訓模式,一種是三年專業教育加一年語言的長期培訓模式,第二種則是短期定制班培訓。五年中,這所學院開展了三期培訓,培訓學員上萬人次。
“有些外國學生畢業后,還會和學校老師保持聯系,看到學生們在朋友圈發的日常工作照,老師們都感到十分欣慰。”吳焱說,學校下一步想要將國際教育的“朋友圈”擴大,希望能與南非、埃塞俄比亞等國家的職業院校和教育部門進行洽談,結合開展瀾滄江-湄公河沿岸國家軌道交通技能人才培訓項目的經驗,開展對非職業教育合作與交流。
貴陽職業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劉雁表示,學院將在中國-東盟軌道交通教育培訓聯盟的平台上繼續開展多形式、全方位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打造長期的職業技術教育國際品牌,不斷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渠道,為瀾滄江-湄公河國家軌道交通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服務,共同為泛亞鐵路網的建設及各國的文化交流努力。
貴州職業教育的國際化,不僅體現在培養、輸送人才到“一帶一路”相關項目及沿線國家。這些年,貴州職業教育在海外辦學上也取得了突破。
2019年,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成功將絲路學院辦到了柬埔寨,這是貴州省第一家“走出去”辦學的高職院校。
據介紹,這所絲路學院由當地馬德望省理工學院提供教學場地,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提供師資力量。進入絲路學院的學生先進行漢語學習,達到相應的漢語水平后,再進行電氣自動化技術等方面的專業技能培訓。
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的老師為絲路學院學生培訓漢語。 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供圖
“學院2019年招收的第一批學生經過長達4年的學習培訓,於今年6月份畢業。這批學生既懂漢語,又懂專業,大幅度增加了他們的就業機會,部分學生畢業后順利進入中資企業工作。”貴州水利水電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教育部辦公室主任余丹丹介紹。
實際上,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貴州與東盟國家在教育方面始終保持合作。自2008年起,由外交部、教育部、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已成功舉辦了15屆,在人才往來、教育交流、科研協作等方面不斷取得成果。
尤其近10年來,中國和東盟國家辛勤耕耘,積極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雙方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在職業教育方面,“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自2018年起開展了“中國-東盟雙百職校強強合作旗艦計劃”,搭建雙方職業教育領域長期、穩固的結對合作平台,推動構建中國-東盟職教共同體。5年來,計劃共遴選出了5批100個特色合作項目,建立起職教領域長期穩固的機制化合作平台,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近日,2023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開幕期項目公布,記者以“職業”為關鍵詞搜索發現,在65個項目中,有16個與職業教育相關,不少貴州的職業院校作為主辦單位參與其中。可以看到,乘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東風,貴州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正在開花結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