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投資怎麼樣?服務貿易有何亮點?商務部回應經貿熱點

今年以來,我國對外投資合作情況怎麼樣?服務貿易發展有哪些新亮點?針對美方發布的對華投資限制行政令,中方將考慮採取哪些措施應對?商務部17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回應近期經貿熱點。
前七個月我國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同比增長18.1%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年1至7月,我國對外投資持續增長,對外非金融類直接投資5009.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1%(折合719.3億美元,同比增長10.6%)。
今年1至7月,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953.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2%(折合136.9億美元,同比增長15.3%),佔同期總額的19%。
今年1至7月,我國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5637.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3%﹔新簽合同額7463.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0.6%。我國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3120億元人民幣,新簽合同額3672.3億元人民幣,分別佔同期總額的55.3%和49.2%。
服務貿易“朋友圈”日益擴大
束玨婷介紹,近年來,我國服務貿易國際合作不斷深化,與我國有服務貿易往來的國家和地區達到200多個,與15個國家簽署了服務貿易合作備忘錄,服務貿易“朋友圈”日益擴大。
“今年以來,商務部積極推動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金磚國家、上合組織等加強服務貿易對話交流,推動與相關國家建立合作機制,深化與重點國家合作,服務貿易國際合作的網絡日趨完善﹔積極發揮進博會、服貿會等重點展會平台作用,為我國與世界各國加強服務貿易合作提供國際公共產品和有效載體。”她說。
據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總體保持平穩增長,服務進出口總額31358.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8.5%。其中,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佔比達43.5%,較上年提升1.5個百分點,旅行服務進出口增長65.4%,是增長最快的服務貿易領域。
正在對美對華投資限制行政令影響進行全面評估
針對美國政府當地時間9日發布對華投資限制行政令,限制美國對中國部分高科技行業進行投資,束玨婷說,美方此舉損人害己,中方已對此表達嚴正關切。
“中國商務部近日與企業座談,了解行政令對企業的實際影響。在此基礎上,我們正在對行政令的影響進行全面評估,並將根據評估結果採取必要的應對措施。”她說。
在回應美方某些人所謂“中國為了幫助中國企業取代美國企業,強制或通過並購來獲取美國的技術、數據和知識產權”的論調時,束玨婷說,該說法與事實完全不符。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中方歡迎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在華發展、取得成功,努力為各類企業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她說,企業間通過並購獲取技術和知識產權,是正常的商業合作行為。中方明確反對強制技術轉讓,更不存在通過強制獲取技術幫助中國企業取代美國企業。強制技術轉讓不符合中國的外商投資法,也不符合經濟規律。
“中方高度關注美方強制要求企業向美方出售資產、轉讓技術,這是典型的強制技術轉讓。美方應公平公正對待中國企業,為他們在美國開展貿易投資合作提供平等待遇。”束玨婷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人民銀行:適應市場供求關系新形勢 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人民網北京8月17日電 (黃盛) 中國人民銀行17日發布了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在談到下一階段主要貨幣政策思路時表示,將適應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適時調整優化房地產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發揮好金融在促消費、穩投資、擴內需中的積極作用,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堅持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綜合施策、穩定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堅決防范匯率超調風險﹔切實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金融風險,統籌協調金融支持地方債務風險化解工作,穩步推動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