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人工智能文藝創作更需要以人為本

2023年08月19日09:13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8月15日,國家網信辦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廣電總局公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正式施行。其中提到,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尊重社會公德和倫理道德﹔應當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應當尊重知識產權、商業道德﹔應當基於服務類型特點,採取有效措施,提升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的透明度,提高生成內容的准確性和可靠性﹔特別強調國家對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從事新聞出版、影視制作、文藝創作等活動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這意味著,人工智能將以一種更規范、更智慧的方式服務於生產生活,也包括文藝領域。

人工智能技術的迭代,引領新的潮流,正在改變人們對人工智能的認知和想象。回答問題、生成文本、創作圖畫、演唱歌曲……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是指具有文本、圖片、音頻、視頻等內容生成能力的模型及相關技術,是通過深度學習、神經網絡、自然語言處理等方法,試圖從數據中學習模仿人類行為,從而讓計算機提供有一定邏輯性和連貫性的文本、圖像、視頻等內容。其作為人工智能領域的新熱點迅速走紅,激起社會各行各業的高度關注。大數據時代,海量的素材為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創作”的基礎。

1.賦能文藝創作技巧卻無法擁有人類的靈魂

生成式人工智能進行文藝創作如作畫、寫作、演唱等,是通過深度學習大量著名藝術家的經典作品,分析其創作風格、技巧特點,再由人工標注數據進行人類主觀偏好下的有監督學習,從而為新內容的生成打下基礎,以實現對人類作品的模擬。生成式人工智能產出的文藝作品質量如何?在國外的社交媒體上,常有令人驚嘆的人工智能繪畫作品流傳,例如以愛因斯坦、馬丁·路德·金等已故名人自拍視角生成的圖片,效果能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可見,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實現深度介入文藝創作。

文藝作品是文藝家以文字、音樂、繪畫、雕塑等藝術形式,通過自身的創作行為形成的作品,是文藝家情感與思想的外在表達形式。而人工智能創造的文藝作品,從本質上來說是基於算法模型和海量數據的創造,憑借積累得到的語法規則和程序進行的模仿。我們常說藝術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可見無論科技如何發展,文藝創作都必須扎根於現實生活,這樣才能產出意義深刻、有情感共鳴的優秀作品。

無論是在東方還是西方,“文學藝術是情感表現的藝術”這一觀點貫穿始終。正如劉勰在《文心雕龍》中所表述的,“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討源,雖幽必顯”。托爾斯泰認為,藝術就是“一個人用某種外在的符號有意識地把自己體驗過的感情傳達給別人,而別人能被這些感情所感染,也體驗到這些感情”的人類活動。文藝家有著真實的生活體驗,收獲了獨特的感受,激發了不同的想法,才能對社會和時代深刻剖析和洞察,產出偉大的文藝作品,並對人類的審美教育產生作用。

與人工智能不同,人類具有主觀能動性,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又改造自己的社會實踐,在創造的文藝作品中融入文藝家個人的理想、個性、才智、品德等。馬克思主義認為文藝創作是人類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活動,隻有從事文藝生產活動並具有主體性、自覺意識的人,才是真正的文藝創造的主體。藝術家擁有按照美的規律進行自由創造的能力,並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發揮主觀能動性。

綜上,人與人工智能文藝創作有著根本的區別。人工智能作為人類社會實踐活動的產物,其功能是對人類行為的模擬、物化和延伸。從本質上來說,人工智能只是物質世界范疇的概念,不具備感性思維。因此,人工智能產出的作品並非結合人的個體經歷,也缺乏通過作品與欣賞者進行的情感交流,人工智能無法實現與人的情感、意志、情緒、經驗等方面的自然交互,有匠人之“行”卻無匠人之“神”。

但同時,人工智能有著其非凡的優勢,我們也不能一味否定這項技術在文藝領域產生的積極作用。人工智能可以根據輸入的指令迅速生成畫作或文本,其內容細節豐富且風格多變,也沒有明顯的技術痕跡,反而還可以輔助修正文藝作品中隱藏的缺陷和不足。這使得文藝家能從重復性、程序化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有更多時間和精力開展設計、策劃、創作等“高級”活動,從而提高文藝作品的創作效率和創作質量。

總體來說,在要求極其富有創造性的文藝創作領域,人工智能憑借在圖像識別、語音識別、文本處理技術上的優勢,可以突破傳統的文藝創作的思維模式、方法和應用范圍,以人機交互協同的方式助力文藝家大膽想象,大幅延展藝術表現力,推動文藝創作的進步,為文藝創作賦能。

2.實現精准傳播也限制了廣泛信息獲取

打開一些客戶端,主頁自動奉上一系列商品、視頻、資訊等,向用戶精准推送其感興趣的內容。這就是依賴算法實現的個性化推薦。算法推薦就是在記錄用戶的瀏覽記錄、行為特征、環境特征等方面的基礎上,對用戶的行為進行畫像,從而為用戶推送符合其偏好的信息。

身處移動互聯網時代,每天面對海量的信息,算法推薦已經成為各個平台、瀏覽器、社交媒體甚至一些用戶的好幫手。但用戶在享受按照個人偏好進行信息過濾和個性化推送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感受到諸如過度推送、廣告精准推薦的不良體驗。算法作為人工智能重要的技術之一,在幫助實現用戶與信息快速精准匹配的同時,也逐漸影響著用戶的審美判斷、思維方式、情緒感受等,甚至成為商家增加流量、增強用戶黏性、收割用戶錢包的利器。這樣的推薦算法就不一定是用戶需要的,反而用戶在不知不覺中被“算計”了。

算法改變了文藝作品在新媒體行業的傳播渠道,也在影響傳播終端的用戶。雖然算法可以通過用戶的行為和數據推測出用戶的需求,確保精准推送。但是,人工智能尚不能挖掘人類更深層次的精神需要和文化需求。長此以往,算法推薦大量重復性內容,收窄了用戶的信息接收范圍,遏制了用戶接收豐富性和創新性更強的信息的可能,不利於個體提升文化生活質量、追求品質更高更好的生活。

2021年9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加強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綜合治理的指導意見》,指出算法不合理應用影響到正常的傳播秩序、市場秩序和社會秩序,給維護意識形態安全、社會公平公正和網民合法權益帶來挑戰﹔強調要以算法安全可信、高質量、創新性發展為導向,建立健全算法安全治理機制,構建完善算法安全監管體系,推進算法自主創新,促進算法健康、有序、繁榮發展,為建設網絡強國提供有力支撐。這表明,在政策層面,國家有關部門已經為算法規范化、科學化明確了方向。

3.為文藝評價提供技術性標准但無法產生審美與共情

幾年前,央視播出的大型中國故事主題音樂競演節目《渴望現場》,引入智能評分機器人“小渴”擔任音樂評審。“小渴”通過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算法和海量音樂專家的評分數據,從音准、音域、調性、節奏、語感、樂感六個維度對演唱者進行評分,兼顧了音樂欣賞的維度和量化的難度。此外,“小渴”能通過海量樣本進行分析和學習,並能隨著樣本量的擴大進行自主學習、更新和提升。

基於網絡共享數據進行分析,以“小渴”為代表的智能機器通過神經網絡模型學習專業的評判標准和音樂欣賞維度之間的內在關聯,從而形成了一套較為客觀的評判系統。人工智能的評判准則影響藝術家的創作主題、藝術風格和作品傾向,同時也對大眾的審美標准和評價尺度產生影響,進而對社會的審美觀念產生重要作用。

康德在《西方美學家論美和美感》中,提出“美是那不憑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的觀點。這表明,審美是一種由想象力和知性在一種協調的不確定之中的自由活動,主要與情感相關,是與人的主觀意識相關聯並產生了愉快的情感。審美是判斷的活動,同時也是評判的標准。正是基於這一點,人類的審美標准與數字計算的標准不同。因此,人類感受到的美也遠遠超出數字計算所能精准表現出的范圍。

人工智能應用於文藝評價,是將評價的主體由人變成了智能機器。通過對技術層面的全面分析,人工智能可以為人類進行文藝評價提供更多元的參考。然而,這並不代表著人工智能比人類評論家更專業、更權威。人工智能分析總結數據獲得的審美判斷並不是唯一的評判標准,也不是唯一有效的參考要素。

文藝評價是評價主體擁有對文藝作品的鑒賞能力,結合自己的價值觀念表達自己對作品的感受。從本質上來說,文藝評價是一種以人類的價值判斷為基礎的行為。而人工智能通過機器學習、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對文藝作品的評論主要是一種認知性的識別,並非從藝術鑒賞的角度。“小渴”對演唱作品的評價也主要是從音高、音准、節奏等易衡量的技術指標去評判,而在藝術表現力、感染力、對作品塑造能力等指標上還缺乏鑒賞能力。

人類情感可以通過文藝作品這一載體得以表達和延續,就是因為人與人之間有相互共情和理解的能力。文藝家擁有更敏銳的感知力,能捕捉到轉瞬即逝的情感,他們的共情力也更強,能使得大眾跟隨文藝作品進入他們塑造的情景和環境中,獲得另一番情感體驗。人是一個有身體、情感、心理、精神的完整存在,審美產生的根本原因是人類的社會實踐活動,人的感覺和認知必須和人所處的身體和環境相結合,這構成審美判斷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不是一種對數據的整理和分析能力。我們應當認識到,人工智能進行的文藝評價是機器根據人類以往文藝作品的學習而產生的評判標准,尚且還無法像人類一樣依照個人經驗,從整體意識層面來評價和鑒賞文藝作品。

面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新變化、新機遇和新挑戰,我們有必要著力培養能與智能工具良好協作的數字素養,掌握好駕馭這項新技術的本領,迎接人工智能在人類智慧指導下帶來的原創性突破和創新性文藝作品。正如法國作家福樓拜所說:“藝術與科學總是在山腳下分手,最后又在山頂上相遇。”

(作者:徐源、劉笑然,分別系北京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教授、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責編:郭思邈、李楠樺)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