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創造科技治沙新奇跡
山西省右玉縣的護林員在林間巡查。新華社發
甘肅省武威市八步沙林場職工正在壓沙作業。新華社發
志願者在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栽種沙地雲杉。新華社發
【生態聚焦】
2023年6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巴彥淖爾主持召開加強荒漠化綜合防治和推進“三北”等重點生態工程建設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為中國特色防沙治沙道路指明方向、擘畫藍圖。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近45年以來,我國通過持續開展以“三北”工程為代表的一系列生態工程,致力於防沙治沙事業,創立了以舉國之力開展生態工程的基本范式,探索出規模化開展植被建設的典型模式,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在國際上產生了巨大影響力,樹立了生態治理的國際典范。
新時代、新要求,中國防沙治沙面臨新形勢,這迫切需要我們總結成功經驗,打造新的發展引擎。首先,需要明確人類為什麼要防沙治沙?“防”和“治”的對象究竟是什麼?其次,中國70多年來的治沙成功實踐中,逐步涌現出“三北精神”“右玉精神”“塞罕壩精神”等,成為指引未來工作的精神寶藏。最后,新時代打造新發展引擎,要充分發揮科技的發動機、催化劑、助推器作用,努力創造科技治沙新奇跡。
防沙治沙 為了人類更好地生存和發展
今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巴彥淖爾國營新華林場考察時指出:“人類要更好地生存和發展,就一定要防沙治沙。這是一個滾石上山的過程,稍有放鬆就會出現反復。”實際上,在防沙治沙中,我們“防”和“治”的對象並非天然、天生的沙漠、荒漠,而是“人造的沙漠”,即荒漠化。荒漠化是人為原因和自然原因造成的一種土地退化現象,導致原來不是荒漠的地方呈現了類似荒漠的景觀。原生的荒漠生態系統非常獨特,與森林、草原、濕地一起,構成陸地四大生態系統類型,具有其特殊的生態功能和價值。對於天然的、在地質歷史時期自然形成的荒漠,隻要沒有影響到人類的生產生活,就沒有必要進行過多的人為干預,更何況改造治理的難度太大,不能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對於原生荒漠,不但沒必要完全“消滅”,反而應該加強保護,為子孫后代保留一片原生沙海。
近些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全域治理的生態建設新理念,提出要像“全流域”“全山域”治理那樣開展“全沙域”治理。針對荒漠化地區的各種類型和荒漠生態系統的不同區域,我們主張“養、防、治、用”4字方針,並確定下“一荒四制加一評”(養、防、治、用、評)的戰略框架。“養”,針對原生沙漠、沙地、戈壁等自然生態系統,規劃重點“養護”(保護)區域﹔“防”,針對處於“亞健康”狀態區域,預防潛在荒漠化、沙化﹔“治”,針對呈現“病態”的區域,科學推進荒漠化重點區域治理,減緩其惡化程度與人工修復﹔“用”,針對可開發利用的區域,堅持“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率、高效益”原則,管好用好沙區有限資源﹔“評”,針對荒漠和荒漠化地區,定期開展生態系統質量、功能、服務評估。
當前,我國的荒漠化總體趨勢已有所遏制,但防沙治沙依然任重道遠。荒漠化面積佔國土面積的1/4,依然是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並且越到治理后期,面臨的困難越大,突破的難度更高。具體來講,治理的難點主要體現為:一是長期性。沙化土地面積基數大、分布廣,防沙治沙需要久久為功。二是艱巨性。過去按照“先易后難、先急后緩”的原則,一些條件較好、治理容易的沙化土地已經得到治理,未來需要治理的荒漠化土地,其立地條件更差,難度更大,單位面積所需投資更高,加之荒漠化通常與貧困疊加,難免觸及“難啃的硬骨頭”。三是反復性。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區的生態環境總體仍然敏感脆弱,對於已經治理成功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如果不加強預防或存在過度開發行為,很容易造成二次荒漠化和沙化。四是不確定性。在全球氣候變化形勢嚴峻和極端天氣頻發的背景下,荒漠(化)地區的生態建設面臨的自然條件具有極大不確定性,極端干旱、極端高溫、洪水、沙塵暴等災害往往不受人力控制,給未來防沙治沙工作造成極大的挑戰。
數十年實踐 孕育出寶貴的治沙經驗
我國通過70多年治沙實踐,摸索出一系列成功的技術、模式,如享譽世界的“中國魔方”——草方格沙障技術、寧夏中衛沙坡頭包蘭鐵路防沙治沙體系、低覆蓋度治沙技術,以及庫布齊、塞罕壩、右玉、磴口、柯柯牙、沙坡頭、章古台等不同立地自然條件下的治沙模式,防沙治沙、生態建設與致富增收密切協同。
回顧70多年的治沙歷程,我國人民不懼艱辛、久久為功,以滾石上山的勁頭在山西右玉、河北塞罕壩、內蒙古庫布齊、新疆柯柯牙、甘肅八步沙、寧夏白芨灘等地創造了科技治沙的奇跡,誕生了“人民楷模”王有德、“時代楷模”八步沙六老漢、“治沙女杰”牛玉琴等治沙英雄人物。
這種艱苦奮斗的精神同樣體現在默默無聞的科技工作者身上。沙坡頭“五位一體”的鐵路治沙技術體系曾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老一輩科學家的科學精神仍然激勵著當代科技治沙人堅守在大漠戈壁科研一線,為國家生態建設和區域發展貢獻科技力量。
在我國,治沙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實踐。習近平總書記在巴彥淖爾考察時指出,防沙治沙要“勇擔使命、不畏艱辛、久久為功,努力創造新時代中國防沙治沙新奇跡。”這深刻表達了中國科技治沙艱苦奮斗的精神內涵。如今,我國通過45年的“三北”工程建設,鑄就了以“艱苦奮斗、無私奉獻,鍥而不舍、久久為功”為核心的“三北精神”。今后,我們要進一步挖掘、研究和大力弘揚中國科技治沙典型事跡,推動防沙治沙事業高質量發展,把祖國北疆這道萬裡綠色屏障構筑得更加牢固。
新時代 以科技新引擎支撐打贏“三北”攻堅戰
根據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新要求,新時代防沙治沙工作要實現三大轉變,即由單一固沙治沙轉變為全域生態修復,由區域整治轉變為全域高質量發展,由防沙治沙等生態工程建設轉變為全域治理國家工程。為此,新時代防沙治沙工作要高度重視科技的支撐作用,將科技重心前移,通過打造科技新引擎實現“前拉后推”,為堅決打贏“三北”工程三大標志性戰役提供有力保障。
一是加強防沙治沙的戰略科技研究和政策研究。緊緊圍繞國家重大發展戰略,立足林業和草原行業需求,加強防沙治沙戰略研究和荒漠生態系統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為強化頂層設計提供科技支撐﹔重視相關學科建設,加強科普人才培育建設,提高戰略和政策研究經費投入﹔建議參照《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十條”),盡快研究制定出台“沙十條”,打好、打贏藍天、碧水、淨土和綠沙保衛戰,牢筑祖國北疆萬裡綠色長城。
二是盡快設立一批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形成防沙治沙的科技專項“一張網”。加強防沙治沙科技基礎設施、平台和創新高地建設,建立與國家重大生態工程相適應、全面完整的知識密集型現代防沙治沙科技體系﹔組建一批防沙治沙國家重點實驗室,構建相關研究實驗基地體系,完善荒漠野外科學觀測研究台站平台體系﹔集中國內優勢科研力量,在“三北”工程三大標志性戰役主戰區建成3~5個科技創新和示范園區、示范基地,保障打好、打贏科技攻堅戰。
三是通過建立生態用地和用水預算制度,讓土地和水進入“預算賬戶”,科學謀劃用水用地監測監管“一張網”。針對不同地區所能提供的生態用水總量,建立植被生態需水量格局,科學配置林草資源,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宜荒則荒。
四是加大沙塵源區跨境全域治理和國際合作力度。各類防沙治沙的“中國技術”“中國模式”“中國方案”,可以為全球干旱地區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可參考、可效仿、能落地的生態治理模板。今后,要進一步開展中蒙、中阿、中非荒漠化防治雙邊或多邊合作,尤其是盡快開展中蒙跨境沙源地本底資源調查和綜合治理,以加強跨境沙塵和沙源地治理,共同應對沙塵災害天氣。
(作者:盧琦,系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研究員)
“三北”工程
三北地區,橫貫東北、華北、西北13個省份,分布著我國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廣袤的戈壁。20世紀70年代,三北地區沙化土地總面積12800萬公頃,佔三北地區總面積的31.5%,約佔全國沙化土地面積的90%,形成東起黑龍江西至新疆的萬裡風沙線。
1978年,黨中央、國務院從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長遠大計出發,作出在我國西北、華北北部和東北西部建設防護林體系的重大戰略決策,自此揭開我國大規模推進國土綠化和生態保護修復的序幕。根據總體規劃,“三北”工程建設期限從1978年至2050年,歷時73年,分三個階段八期工程進行建設。目前,已進入到第三階段六期工程建設期。
“三北”工程建設45年來,區域生態明顯改善,風沙危害明顯減緩,水土流失明顯減輕,取得了巨大的生態、經濟、社會效益。
(資料來源:國家林草局三北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