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北交所改革揭開帷幕 經營主體迎來三重利好
人民網北京9月2日電 (黃盛)証監會在9月1日發布的《關於高質量建設北京証券交易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圍繞高質量建設北京証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提出一攬子舉措,並將其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1+N+X”政策框架的專項安排。
具體來看,《意見》提出了以下工作舉措:一是加快高質量上市公司供給,有效改善新增上市公司結構,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優化發行上市制度安排﹔二是穩步推進市場改革創新,持續豐富產品體系,改進和完善交易機制,調整優化發行承銷制度,加強多層次市場互聯互通,擴大投資者隊伍﹔三是全面優化市場發展基礎和環境,更好發揮中介機構作用,持續提升監管效能,完善市場風險監測預警和評估處置機制,推進制度型對外開放,發揮好改革試驗田作用﹔四是強化組織保障,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全鏈條監督制衡,做好新聞輿論引導。
據介紹,本次綜合改革將對北交所經營主體迎來三重利好。對企業來說,優質企業的上市路徑將更加多元,上市預期更加明確,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估值流動性的改善,也有助於提升企業的融資能力。對投資者來說,隨著一批市場認可度高、成長性好的科技創新企業上市,將帶來更多、更優質的投資標的和更多投資機會﹔市場交投活躍度提升將進一步便利機構投資者建倉、交易、退出,減少“后顧之憂”。對証券公司來說,融資端企業的增加、投資端投資者的進場、做市商隊伍的擴大等,都將帶來更多業務機會﹔激勵約束機制優化、普惠金融政策體系的逐步完善,有助於証券公司探索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機制。
証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在就《意見》發布答記者問時表示,《意見》將改善市場流動性作為重點。一方面,大力推進投資端建設,通過擴大投資者隊伍、優化投資者結構、提升投資者參與度,為市場引入更多增量資金﹔另一方面,通過完善交易機制,更好發揮做市商和融資融券等制度功能,提升交易活躍度。此外,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可持續發展的基石,解決北交所流動性的根本在於要有優質的投資標的。基於這一考慮,《意見》提出了優化發行上市安排、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等舉措,目的是盡快聚集一批能夠支撐市場深度、體現市場優勢、具有品牌效應的高質量上市公司,為流動性改善提供有效支撐。此外,《意見》著眼於促進投融兩端動態平衡與結構優化,在投資端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並將同步完善融資融券機制,一是推出轉融通和做市借券,二是擴大融資融券標的范圍,允許北交所股票自上市首日納入兩融標的范圍,存量上市公司全部納入融資融券標的股票范圍等。
另據了解,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已有217家,是開市時的近3倍,體現了“更早、更小、更新”的服務特色。北交所上市公司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佔比超四成,高新技術企業佔比超九成。同時,北交所初步構建了一套契合中小企業特點的基礎制度,上市公司累計公開發行融資超440億元,平均每家融資2億元,對新三板創新層、基礎層的帶動效果不斷增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新一輪北交所改革揭開帷幕 經營主體迎來三重利好
- 人民網北京9月2日電 (黃盛)証監會在9月1日發布的《關於高質量建設北京証券交易所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圍繞高質量建設北京証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提出一攬子舉措,並將其作為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1+N+X”政策框架的專項安排。 具體來看,《意見》提出了以下工作舉措:一是加快高質量上市公司供給,有效改善新增上市公司結構,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優化發行上市制度安排﹔二是穩步推進市場改革創新,持續豐富產品體系,改進和完善交易機制,調整優化發行承銷制度,加強多層次市場互聯互通,擴大投資者隊伍﹔三是全面優化市場發展基礎和環境,更好發揮中介機構作用,持續提升監管效能,完善市場風險監測預警和評估處置機制,推進制度型對外開放,發揮好改革試驗田作用﹔四是強化組織保障,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全鏈條監督制衡,做好新聞輿論引導。…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