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駐非盟使團團長胡長春大使:共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唐維紅 陳星星 趙艷紅 劉寧
2023年09月05日10:29 | 來源:人民網-國際頻道
小字號

2023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日前,人民網“一帶一路 大道同行”大型跨國融媒體報道活動走進非盟總部所在地、埃塞俄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7月31日,中國駐非盟使團團長兼駐聯合國非經委代表、特命全權大使胡長春接受了人民網專訪。

駐非盟使團團長胡長春大使接受人民網專訪。人民網記者 劉寧攝

駐非盟使團團長胡長春大使接受人民網專訪。人民網記者 劉寧攝

人民網:能否請您簡單回顧一下中非關系發展的歷程?有哪些見証中非友誼的裡程碑事件?

胡長春大使:中國同非洲雖相隔萬裡,但友誼源遠流長。鄭和下西洋曾四次到訪非洲東海岸,海上絲綢之路見証了中非交往的悠久歷史。近代以來,中非在反帝、反殖、爭取民族解放斗爭中攜手並肩,在發展振興征途上團結互助,結下牢不可破的兄弟情誼。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非洲國家給予了有力支持。

進入新時代,在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引領下,中非關系提升為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各領域友好合作進一步提速升級,中非命運共同體建設成果豐碩,亮點紛呈。

2013年3月,習近平就任國家主席后首次出訪就遠赴非洲,並提出“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確義利觀,強調“中非從來都是命運共同體”,新時代中非友好的新篇章由此展開。

2015年12月,習近平主席親赴南非主持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會議確立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2018年9月,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隆重舉行,習近平主席同到訪的50余位非洲國家領導人相聚北京,共同擘畫中非合作藍圖,盛況空前。

中非堅持守望相助。當非洲遭遇埃博拉病毒,中國專家攜醫療物資率先馳援。當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中國疫苗最早抵非。另外,非盟會議中心、亞吉鐵路、蒙內鐵路、非洲疾控中心總部大樓等,都是非洲朋友廣為稱道的中非友誼新地標。

胡長春大使接受人民網記者唐維紅採訪。人民網記者 趙艷紅攝

胡長春大使接受人民網記者唐維紅採訪。人民網記者 趙艷紅攝

胡長春大使接受人民網記者唐維紅採訪。人民網記者 趙艷紅攝

人民網:在您看來,近些年中非關系的穩健良好發展與哪些因素有關?

胡長春大使:中非關系的穩健良好發展,首先離不開中非領導人的戰略引領和親自推動。今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真實親誠”對非政策理念和正確義利觀10周年,也是習近平主席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10周年。

10年來,中非關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進入構建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習近平主席親自為中非關系掌舵領航,4次出訪非洲,同非洲領導人保持密切的高層交往,以元首外交引領中非關系行穩致遠。

其次,新形勢下中非政治互信不斷增強。雙方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始終堅定相互支持。非洲國家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中方則堅定支持非洲自主探索適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支持非洲人民以非洲方式解決非洲問題,在國際上率先支持非盟加入二十國集團。在國際舞台,中非都主張多邊主義,共同反對霸權主義和單邊行徑,推動構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

三是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廣泛惠及中非人民。新世紀以來,雙方在非洲合作建成鐵路超過1萬公裡、公路近10萬公裡、橋梁近千座、港口上百個。52個非洲國家和非盟委員會同中方簽署“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國連續14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

中方還通過設立中非經貿博覽會,舉辦“非洲好物網購節”,開設綠色通道等方式便利非洲對華出口。如今,南非的葡萄酒、埃塞俄比亞的咖啡、突尼斯的橄欖油、肯尼亞的牛油果等,越來越多非洲優質特色農產品進入中國千家萬戶,豐富了中國消費者的餐桌。中非同時拓展衛生健康、綠色發展、數字經濟等領域的深度合作。這些成果都看得見、摸得著,廣受贊譽。

四是中非合作論壇開創南南合作新格局,引領國際對非合作。中非合作論壇經過20多年的發展形成系統、全面、規范、高效的運作模式,成為中非開展集體對話的重要平台和務實合作的有效機制,也成為引領國際對非合作的“金字招牌”。中國在論壇框架下先后宣布對非“十大合作計劃”“八大行動”和“九項工程”,帶動中非務實合作不斷邁向歷史新高。

胡長春大使、駐非盟使團工作人員與人民網記者合影。

胡長春大使、駐非盟使團工作人員與人民網記者合影。

人民網:大家常說非洲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非洲國家與中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這也與非盟在其中扮演的角色、發揮的作用息息相關。您能否為我們介紹下非盟是個什麼樣的國際組織?它在促進中非關系發展方面起到了哪些積極作用?

胡長春大使:非盟作為全球最大的地區性政府間組織,是引領非洲和平與發展的鮮明旗幟和最重要平台。非盟前身是成立於1963年的非洲統一組織(簡稱“非統”)。2002年,非盟在非統的基礎上成立,其歷史任務由實現非洲的民族解放過渡到通過聯合自強和一體化建設,實現非洲大陸的發展振興。

非盟致力於探索適合非洲的發展道路。在推動一體化進程上,非盟制定了《2063年議程》,規劃了非洲未來50年的宏偉發展藍圖。2021年,其旗艦項目非洲大陸自貿區正式啟動,標志著非洲一體化進程取得重大進展。

在維護地區和平與安全上,非盟積極預防並調解非洲熱點問題,是非洲和平的堅定守護者。

在國際事務中,非盟積極協調各成員,在國際舞台以一個聲音說話,受到各方重視,展現了非洲力量。近年,非盟在引領全非抗疫、促進經濟復蘇方面取得顯著成績,機構改革初見成效,國際影響進一步上升。

非盟是中國同非洲構建高水平中非命運共同體、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的重要伙伴。目前,雙方已建立戰略對話、和平安全對話、外交政策磋商、人權磋商等多個機制。非盟還是首個同中方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並率先建立工作協調機制的區域性國際組織,同中方在能源、糧食、基礎設施等領域簽署多項合作文件,成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表率。

人民網:在您擔任駐非盟使團團長、特命全權大使期間,中、非盟合作的哪些領域有哪些故事令您印象深刻?

胡長春大使:我到任后,多次同非盟委員會主席法基、副主席莫妮克親切會晤,同委員們及各部門保持密切聯系,積極走訪非洲大陸自貿區秘書處、非盟發展署、非洲同行審查機制、泛非議會等非盟機構,推動中非盟關系在雙方領導人達成的共識指引下進一步發展。提到印象深刻的故事,我想提兩件事:

一是中方援建的非洲疾控中心總部(一期)項目如期建成,成為中非友誼的又一豐碑。衛生合作是構建中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內容,今年初落成的非洲疾控中心大樓,是習近平主席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宣布的對非合作旗艦項目。

疫情期間,中方急非洲之所急,克服疫情、地區沖突等重重困難提前開工,同非方齊心協力,爭分奪秒推進項目實施,僅用兩年時間就高質量建成非洲大陸第一所擁有現代化辦公和實驗條件的全非疾控中心,有力提升非洲疾病預防、監測和疫情應急能力,體現了中非間的患難真情。

二是舉辦天宮對話,促進中非民心相通。去年9月,我們同非盟委員會聯合舉辦“天宮對話——神舟十四號航天員與非洲青少年問答”活動,在非盟總部設立主會場,在50多個非洲國家設立分課堂,首次實現3位中國航天員與非洲青少年“天地連線”,在非洲引發“科技熱”。

這也是世界航天大國首次通過“天地連線”與非洲青少年直接接觸,充分展現了中非攜手共攀科技高峰、共建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意願。

人民網:請您談一談對未來中非關系的展望。

胡長春大使:今年是非盟成立21周年,也是非統成立60周年,在非盟引領下,非洲國家積極致力於“消弭槍聲”、建設一體化、和平、繁榮的非洲,實現非盟《2063年議程》。這同中國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戰略高度契合。我對中非合作的美好未來充滿信心。

首先,中非合作擁有獨特的政治優勢,中非同屬發展中國家,雙方長期堅持真誠友好、平等相待、團結互助、互利共贏的交往原則,致力共建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

第二,在中非合作論壇和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機制下,中非在貿易、投資、基建、農業、衛生、綠色發展等各領域的合作打下堅實基礎,合作成果惠及雙方人民,中非友好深入人心。

第三,中非進一步合作的潛力巨大。雙方經貿關系互補性強,中國的新發展將為非洲提供新機遇。

非洲是一片年輕、富饒、充滿活力的大陸,預計到2050年,非洲人口將佔全球人口的1/4,且平均年齡僅25歲。隨著非洲大陸自貿區的快速推進,非洲的經濟活力和市場潛力將進一步激發。

我堅信在中非領導人的戰略引領下,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將不斷邁上新台階,並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新貢獻。(完)

(責編:楊曦、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