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保險+期貨”不斷深化 發揮農險創新和資本市場支農作用

人民網 黃盛
2023年09月09日09:00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在鄭州商品交易所,白糖“保險+期貨”正在穩定開展,提升了糖料蔗種植戶的收入,有力支持了鄉村振興工作。

在大連商品交易所,生豬“保險+期貨”項目,為多地農戶帶去保險保障。

在上海期貨交易所,橡膠“保險+期貨”利用險種優勢減少價格波動對膠農的影響、提高橡膠產出收益,有效解決膠農因橡膠價格下跌致貧的風險……

近年來,農產品期貨、期權不斷增多,農產品價格風險管理、農戶收益保障備受關注。由此應運而生的金融創新服務模式“保險+期貨”,在政策的引導支持下,在期貨交易所、保險公司、期貨公司、涉農企業和合作社等的共同創新下,為農戶或涉農企業提供價格下跌保險服務,發揮出多層次資本市場支農作用。

創新“保險+期貨”模式

作為一種創新型農產品價格風險管理業務,“保險+期貨”的業務模式是農業經營者向保險公司購買基於農產品期貨價格開發的目標價格保險產品,保險公司又通過場外看跌期權為承保標的進行“再保險”操作,以對沖價格下跌帶來的賠付風險,並將養殖戶面臨的跌價風險以保險產品的形式轉移到期貨市場,形成風險逐級傳遞與化解的農業風險分散機制。

“保險+期貨”自創新之初,受到政策的支持。自 2016 年以來, 中央一號文件已經連續8 年提及“保險 + 期貨”,相關要求也從穩步擴大相關試點過渡到優化完善落地模式。

2016-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保險+期貨”的政策部署。 制表:王鼎倫  資料來源:新華社、中國政府網

2016-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保險+期貨”的政策部署。 制表:王鼎倫  資料來源:新華社、中國政府網

証監會副主席方星海日前在中國期貨業協會第六次會員大會上表示,“保險+期貨”有效服務中小農戶。基於我國大國小農基本國情,發揮期貨專業優勢,助力農產品價格波動風險管理,為農民穩收增收。五年來,期貨行業累計開展“保險+期貨”項目5253個,累計承保現貨價值1334.6億元,覆蓋全國31個省的1220縣(市),惠及530多萬農戶、3006個農業合作社、1433個家庭農場、2325個農業企業,實現賠付42.5億元,為促進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建設貢獻了期貨力量。

“‘保險+期貨’是2015年以來期貨交易所、期貨公司和保險公司跨界服務三農的新模式,即‘農業保險+農產品期貨’模式,主要用於防控農產品價格風險,擁有時效性強、公允性高、風險轉移有效的特點。”中國人壽財險雲南省分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楊莉玲向人民網財經表示,從農戶的角度來看,自然風險帶來的基本物化成本保障已經通過不同種類的農險產品解決了,但市場風險特別是價格風險的保障還有所欠缺,但農戶有規避價格風險的訴求﹔就主要依托政策性財政補貼支持的農險自身而言,雲南的農險發展還需要撬動更多的金融版塊參與進來,更好地為農戶提供保障﹔再加上,伴隨著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期貨機構也在不斷優化資源配置,在尋找新的金融服務模式來保障農民收入、服務初級農產品保供穩價、助力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因此“保險+期貨”不斷從試點走向優化。

“小投入”撬動“大保障”

在雲南省普洱市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西臨緬甸的邊境村——勐馬鎮勐啊村,因橡膠而出名。村裡近60歲的相安嫩,帶領著村民一共種植了300多畝橡膠。2022年因多種原因,橡膠期貨價格跌至8.6元一公斤,相安嫩和村民們的收入受到了巨大影響。好在相安嫩之前購買了中國人壽財險雲南省分公司的“保險+期貨”項目,使得她每畝橡膠獲得了37元的賠付,大大降低了損失。

據楊莉玲介紹,中國人壽財險雲南省分公司從2017年開始承辦了橡膠“保險+期貨”項目,利用險種優勢來減少價格波動對膠農的影響、提高橡膠產出收益,緩解膠農因橡膠價格下跌致貧的風險。截至目前,該項目已為3.6萬戶次農戶提供了6.61億元的風險保障,累計賠付952萬元。

勐馬鎮勐啊村膠農正在割膠。 人民網 黃盛攝

勐馬鎮勐啊村膠農正在割膠。人民網 黃盛攝

不僅橡膠“保險+期貨”,據人民網財經了解,針對孟連縣、景谷縣、瀾滄縣、廣南縣等縣域的糖料蔗種植戶,中國人壽財險雲南省分公司自2020年與光大期貨、中信建投期貨、東海期貨等多個公司開展白糖“保險+期貨”業務合作,提升了當地糖料蔗種植戶的收入,到今年7月底共為3.2萬戶次農戶提供了16.18億元的風險保障,累計賠款1537萬元。

2021年1月,針對大連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生豬期貨,中國人壽財險雲南省分公司分別在曲靖、昭通、普洱、文山、怒江、迪慶、楚雄開展了生豬“保險+期貨”項目,為當地農戶帶去保險保障。截至2023年7月底,已為1997戶次農戶提供了2.95億元的風險保障,累計賠款1738萬元。

業內人士對此表示,“保險 + 期貨”的模式,既有保險金行業與有期貨行業的參與創新,也有農戶的內在需求,,其所涉及農產品種類日益增多,覆蓋區域不斷擴大,在風險管理和收入保障方面逐步取得顯著效果。

針對進一步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中“保險 + 期貨”的支農作用,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期貨與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教授安毅認為,要在以往“保險+期貨”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保險+期貨”的內部結構,加強保險方價格保險、收入保險等發揮托底作用的產品,與衍生品市場中期貨、期權的聯動,將期貨及衍生工具的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的功能真正嵌入鄉村振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之中。同時,要加強“保險+期貨”可持續性與常態化研究,精准把握事情的難點、重點,以此來引導努力方向,減少政策推廣的阻力,擴大補貼范圍和方式,實現1+1+1>N的效果。(實習生王鼎倫對此文亦有貢獻)

(責編:孫紅麗、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