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信辦:健全舉報查証機制 嚴格規范企業舉報行為

人民網北京9月15日電 (記者王震)據中國網信網消息,日前,中央網信辦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網絡侵權信息舉報工作進行系統謀劃和整體安排。針對切實維護企業網絡合法權益,《指導意見》明確重點保障企業類型,提出健全舉報查証機制,嚴格規范企業舉報行為。
把握涉企舉報處置重點。重點處置以吸睛引流、增粉養號、惡性競爭、不當盈利為目的,通過捏造事實、主觀臆斷、歪曲解讀、惡意關聯、蓄意炒作、翻炒舊聞等方式,侵害企業及企業家名譽、降低公眾對企業產品或者服務社會評價,影響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干擾市場經濟秩序的虛假不實信息。依法處置集納企業負面信息進行敲詐勒索、假冒仿冒企業名稱或顯著標識開展網絡活動的違法網站和賬號。嚴厲打擊操控輿論、惡意造謠誹謗企業名譽的網絡水軍。
明確重點保障企業類型。依法保護企業及企業家網絡合法權益,優化企業網上營商環境,支持各類所有制企業優化改革、發展壯大。重點保護“擬上市”企業網絡合法權益,為企業順利上市融資保駕護航﹔重點保護上市企業網絡合法權益,穩定企業市值,提振投資者信心﹔重點保護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企業網絡合法權益,助力企業創新發展、做大做優做強。
開設線上涉企舉報專區。建立“兩微兩端”線上涉企舉報專區,明確受理范圍、舉報要件、舉証要求,積極受理屬地企業網絡侵權信息舉報。針對屬地網絡侵權信息,按照“專人負責、優先辦理、全程跟蹤、限時辦結”的工作原則,簡化工作流程、依法快速處置。針對非屬地網絡侵權信息,按照相關規定和相關程序及時報送中央網信辦。
健全舉報查証機制。拓寬工作思路,創新舉証方法,豐富舉証形式,降低企業舉報難度,提升企業舉報可行性。梳理總結侮辱謾罵污染網絡生態、斷章取義誤導輿論、無備案仿冒假冒違法網站等顯性網絡侵權類別,明確無需司法、行政等國家機構舉証的具體情形。探索第三方專業機構、行業標准、法律意見書、審計報告、公共服務平台查詢結果、源發媒體信息等在網絡侵權舉証中的效用。建立與涉企職能管理部門的聯動協同機制,對重要問題、重大線索進行分析研判、統籌調度,形成工作合力,為快速查証、及時處置創造有利條件。
強化舉報政策指導。主動靠前服務,積極為企業想辦法、解難題。加強調查研究,摸排屬地企業遭遇網絡侵權情況,做到情況明、底數清。宣講舉報政策,加強培訓指導,做好“送政策到企業”工作。建立與屬地重點企業的溝通對接渠道,定期了解企業維權訴求,對維權訴求合理的,進行“一對一”定向輔導,解析舉報方法,搭建舉報渠道,強化服務保障﹔對維權訴求不合理的,積極做好解釋說明工作。
嚴格規范企業舉報行為。切實提升審核研判能力,准確把握輿論監督內涵和網絡侵權標准,正確看待網上輿論監督對提升企業治理能力、完善企業生產運營機制的重要作用。按照“依法依規、有效引導、規范渠道”的原則,依法妥善處理涉勞資、合同、股權、產權、債務、消費等權益糾紛舉報。合理設置舉報條件,規范企業舉報行為,防范舉報權利濫用、擾亂舉報工作秩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