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持新規效果立竿見影 A股投資生態有望改善
8月27日,証監會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從上市公司破發、破淨和分紅等方面對控股股東、實控人等重要股東減持股份作出嚴格要求,進一步優化和完善減持制度規則,被稱為“最嚴減持新規”。
減持新規發布以來,市場各方反響積極,效果凸顯。一方面,200余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提前終止減持、承諾不減持或自願延長限售期,以實際行動穩定市場預期。另一方面,120余家上市公司拋出回購預案,拿出“真金白銀”提振市場信心。此外,針對個別公司觸碰違規減持“紅線”行為,監管部門雷霆出手,從嚴懲處,彰顯呵護市場的決心。
受訪專家表示,監管部門從嚴規范減持行為,目的在於穩定市場預期,保護投資者權益,優化市場生態,根本在於促進上市公司提高質量,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同時,從長遠來看也將改善股市的投資生態,增加高質量公司供給,培養價值投資理念。
設下“三道門檻”
為減持戴上“緊箍咒”
A股市場上,最受投資者詬病的莫過於上市公司大股東通過“花式減持”“清倉式減持”違規套現離場,徒留千瘡百孔的空殼企業。
“一般來說,上市公司大股東減持會被視作利空。不僅會增加公司股票的拋售壓力,對股價產生負面影響,還會引起市場對公司業績和經營狀況的擔憂,影響投資者信心,導致股價下跌。”中航証券首席經濟學家董忠雲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
減持新規對上市公司設置破發、破淨、分紅“三道門檻”,給重要股東減持戴上“緊箍咒”,進一步規范減持行為。
根據規定,上市公司存在破發、破淨情形,或者最近三年未進行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金額低於最近三年年均淨利潤30%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通過二級市場減持本公司股份。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一致行動人比照上述要求執行﹔上市公司披露為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的,第一大股東及其實際控制人比照上述要求執行。
“証監會對股份減持作出多項要求,影響近一半的上市公司,被稱為‘最嚴減持新規’。”董忠雲表示,一方面,這體現出監管穩定市場預期,保護中小投資者權益,維護市場平穩健康運行的決心﹔另一方面,也促使上市公司重視盈利能力的改善,提升可持續經營能力和分紅能力,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
北京海潤天睿(深圳)律師事務所主任唐申秋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從長期來看,減持新規將深度綁定大股東與上市公司,促使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合力推動公司業績提升,從而提高公司股票吸引力,為投資者提供更好的投資選擇,活躍資本市場。
“大股東合法合規減持股份也能帶來積極的影響,如為了改善上市公司資本結構,引進戰略投資者,助力公司長期健康發展等,需要防范的是大股東惡意減持、違規減持股份或利用內部信息優勢減持獲取超額收益等行為。”董忠雲分析稱。
唐申秋表示,減持新規的目的在於從嚴控制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以及其他股東的減持總量,引導其根據市場形勢合理安排減持節奏。
新規效果顯現
減持行為頻頻“踩剎車”
減持新規發布后,多家公司發布公告稱,提前終止減持、承諾不減持、延長限售期等。
記者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統計,新規發布次日(8月28日),就有13家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實控人、董監高等重要股東宣布提前終止減持計劃。新規發布以來(8月28日至9月19日,下同),共有98家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提前終止減持計劃。
唐申秋分析稱,對投資者而言,上市公司重要股東終止減持,減少了拋售壓力,穩定了股價,中長期來看將為市場提供更多具有高投資價值的股票,有利於增強投資者投資意願,提高投資回報,活躍資本市場。
從終止原因來看,除了受減持新規影響外,看好公司發展前景也是一大主因。典型如金麒麟股東樂陵金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稱,根據《証監會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的相關要求,並結合目前市場行情走勢,基於對公司價值的合理判斷和對公司持續穩定發展的信心,決定提前終止本次減持計劃。
據記者統計,新規發布以來,88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承諾在一定時間段內不減持公司股份。另外,還有18家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或實際控制人等自願延長所持限售股份的鎖定期。
董忠雲認為,減持新規出台后,部分公司存在破發、破淨以及未進行現金分紅等情況,不符合減持新規要求。與此同時,部分符合減持條件的公司,為維護市場穩定和投資者利益,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自願承諾不減持或延長限售期。
唐申秋表示,總體來看,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或董監高等重要股東提前終止減持、承諾不減持、延長限售期等,體現了對公司未來穩定發展的信心和長期投資價值的認可,有利於穩定公司股價,維護投資者權益,增強市場信心。
減持新規正為市場帶來積極變化,上市公司股東逐漸對減持行為形成共識。然而,市場上也出現“頂風”違規的現象。
9月6日,針對東方時尚控股股東東方時尚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時尚投資”)違規減持一事,北京証監局對東方時尚投資採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上交所對東方時尚投資予以監管警示﹔9月15日,針對我樂家居大股東於范易及其一致行動人違規減持一事,証監會決定依法沒收其違法所得1653萬元,並從嚴處以3295萬元罰款,合計罰沒4948萬元。
工業富聯副總經理兼首席法務官解辰陽對《証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隨著資本市場一系列穩預期政策實施,市場情緒正值恢復回暖的關鍵時期,東方時尚、我樂家居大股東公然違規減持公司股票,罔顧法律法規和監管要求,損害中小投資者利益,必須從嚴打擊。
回購預案頻出
推動改善估值水平
減持新規發布以來,上市公司也在積極行動,頻頻掀起回購熱潮,改善公司估值水平,增強投資者信心,釋放出積極市場信號。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以預案公告日為准,減持新規發布以來,已有122家上市公司拋出回購預案,擬回購金額上限合計逾103億元,遠超去年同期水平。具體來看,去年同期發布回購預案的公司僅為個位數。
業內專家表示,股份回購有助於改善上市公司估值水平。一方面,可通過減少公司股本,提高每股收益和淨資產收益率,一定程度改善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另一方面,股份回購可向市場傳遞上市公司股價被低估的信號,增強投資者信心,對當前估值水平形成強有力的支撐。
此外,9月15日,中証指數有限公司公告稱,將於10月17日正式發布上証回購指數、中証回購指數、中証回購價值策略指數及中証回購質量策略指數,旨在引導上市公司注重股東回報,助力估值水平的進一步改善。中証指數有限公司表示,將結合A股市場上市公司股份回購行為特征及未來發展趨勢,持續豐富現金分紅、股份回購類指數體系,為市場投資者提供更為多樣化的投資分析工具,引導上市公司注重股東回報,助力估值水平持續改善,進一步增強投資者信心。
記者獲悉,為了進一步優化減持市場生態,証監會正在抓緊修改《上市公司股東、董監高減持股份的若干規定》,提升規則效力層級,細化相關責任條款,加大對違規減持行為的打擊力度。
董忠雲建議,要進一步規范股份減持行為,首先,繼續完善股份減持的信息披露制度,及時全面披露股東減持計劃和詳細進展,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其次,優化鎖定期制度,防止短期內大量減持或者頻繁增減持操作對市場的沖擊﹔再次,繼續加強對股東減持行為的監管,對惡意減持、違規減持等違法違規行為加大處罰力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