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大家談:供需兩側協同釋放消費潛力 “金九銀十”消費市場有望延續暑期熱度
民航、鐵路單日旅客發送量創造歷史新高﹔博物館門庭若市,熱門演唱會一票難求﹔“研學游”等新興文旅形式不斷涌現……縱觀今年暑期消費市場,文旅、餐飲、零售、交通等行業的繁榮景象讓人印象深刻。暑期結束,市場又迎來“金九銀十”的消費旺季,促銷費政策密集發布,“消費引擎”再提速。
今年以來我國消費市場呈現哪些特點?在供給側和需求側,消費產品有哪些變化?“金九銀十”消費市場又會呈現何種趨勢?對全年促消費將起到哪些重要作用?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慧芳接受人民網專訪表示,隨著促銷費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消費新業態新場景不斷涌現,“金九銀十”將延續暑期消費熱度,成為全年促進消費恢復和擴大的重要支撐。
旅游需求空前旺盛 綠色、智能推動大宗消費增長
暑期剛過,今年“十一黃金周”的旅游產品預訂已然開啟。多個旅游預訂平台的數據顯示,“十一”有望延續今年以來的旅游火熱態勢。
張慧芳表示,“今年暑期,《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的政策效應持續顯現,暑期國內旅游人數達18.39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21萬億元,旅游業在全面復蘇的同時呈現出群體中的親子、研學、孝老,方式中的更遠、更久、更深度,旅游目的地呈現出山川秀美、清涼避暑的鄉村游與文化底蘊豐富、便利性高的都市旅游雙向性。”
促消費是擴內需的關鍵。從政策上看,以汽車、家電為代表的大宗消費和以文旅為代表的服務消費是重要發力點。
在汽車消費方面,中汽協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8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822.5萬輛和182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7.4%和8%。成都車展的順利舉辦,各品牌秋季新品推出加速,消費者關注新品上市,形成良好的市場消費節奏。部分車企為扭轉被動趨勢,主動調整產品價格體系和營銷策略,對消費的拉動作用持續體現。
在家電消費方面,張慧芳表示,今年上半年,不同行業、不同部門之間的恢復節奏存在明顯的差異。未來,隨著產品升級的步伐不斷加快,產品基本功能、性能進一步提升,外觀設計更加美化,健康化、集成化、嵌入式的發展趨勢越發明朗。產品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帶來了高品質家電產品的銷售增長,也推動了上半年終端市場價格的走高。
新業態新場景不斷涌現 供需兩側協同釋放消費潛力
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經濟環境的變化,供需兩側的消費產品、人們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傾向都在發生變化。
張慧芳表示,從需求側看,消費者消費心理更加成熟健康,消費決策更加穩定理性、消費行為更趨科學合理,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高質量、好品質消費品受關注。消費者在制定購物決策時更為審慎,他們在選擇產品時也越來越看重品質和功能。從現實看,消費者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關注消費產品的質量,對商品、價格、服務的要求也更高。
家用消費品成為關注熱點。在消費品類上,智能家居類、健康睡眠類、嬰幼兒消費類、老年消費品類明顯增長﹔老年人群體對於醫療保健、旅游休閑、智能家居、金融理財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潛在消費力。
新型消費日常化、生活化。綠色消費、智能消費、健康消費、體育消費、教育消費等新型消費備受青睞,越來越多得消費者不僅接受了綠色、可持續的消費理念,而且願意為綠色消費支付溢價並落實到消費行為中。
張慧芳表示,需求側向好也逐步傳導至供給側,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高質供給激發消費熱情。更多企業、商家將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放在優先位置,智能廚房、智慧場景、感知互聯、數據驅動等高品質產品層出不窮,文化旅游、健康服務、智慧養老、標准提升等質量強國戰略在各行各業不斷體現,更高水平產品、服務供給讓消費市場的潛力更加充分地釋放出來。
下沉供給拓寬消費群體。在國家消費政策激勵下,在各地政府的推動下,許多商貿零售企業、平台經濟企業等下沉農村市場,推動農產品直播帶貨、社交拼團、鄉村文化旅游等農村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鄉村消費品零售額約3萬億元,增速達到8.4%,高於城鎮增速0.3個百分點,農村消費與城市消費的差距正在不斷縮小。下沉市場更加活躍,升級特點明顯。
創新供給引領消費潮流。醬香拿鐵出圈、文創雪糕走紅……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消費模式創新不斷加速,企業契合新時代消費價值觀,不斷創新時尚供給,激發消費活力。
促銷費政策密集發布 “金九銀十”延續暑期消費熱度
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作為2023年重點工作任務,提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今年以來,“消費提振年”、《關於促進家居消費的若干措施》、《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2023—2024年)》等一系列消費措施密集出台並取得顯著成效。
“汽車、住房、電器等大宗商品消費持續回暖,綠色消費、智能消費、健康消費、養老消費、體育消費、旅游消費、教育消費等新型消費成為熱點消費。”張慧芳表示,當前,我國消費還有很大潛力和空間,還需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根據絕對收入理論,應從產業、就業、實體發展等角度,大力提高人們絕對收入水平,注重提升國民人均收入佔GDP之比,以提高人們“能消費”的基礎。
根據持久收入理論,影響居民消費主要是持久性收入而非臨時性收入,須構建居民收入增長長效機制,提高居民持久性收入,提振未來預期和消費信心。
根據相對收入理論,影響消費傾向的在很大程度上是收入差距。目前,我國總體消費傾向不高,一方面高收入者有消費能力,但消費意願不高﹔而中低收入者消費意願較強,但消費能力不足。縮小收入差距是提高總體消費傾向的重要方向。
一年一度的消費旺季“金九銀十”即將到來,張慧芳認為,從目前的經濟形勢和消費品市場現狀看,前期促銷費政策效應會明顯顯現“金九銀十”仍然充滿期待。“十一”黃金周將迎來汽車消費、家電消費、旅游以及相關餐飲、酒店住宿、文旅等消費旺季,也會帶來電子商務、網絡消費的購物熱潮。
“不容忽視的,一方面,要持續擴大內需﹔另一方面,人們消費心理、消費行為更趨理性,促進消費必須在品質、內涵、適銷對路、供需適配上做足文章。”張慧芳表示,產品供給應滿足多層次、多元化需求,提高供給質量,創造高質量供需動態平衡,從而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