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 大道同行
記者手記:初見希臘 猶如故人歸
提起希臘,有人想到藍頂教堂,有人想到夢幻海灘。對我來說,這是一個開啟兒時想象力的國度:普羅米修斯舍身盜火,蛇發女妖把人“石化”,一個金蘋果引發了特洛伊之戰……我對古希臘眾神的技能深感好奇,對無可反抗的“神諭”充滿疑慮,也會幻想自己某天醒來,可以像《聖斗士星矢》裡的紗織一樣“變身”雅典娜。
上大學后,在西方文學和西方哲學課上,與希臘相聯接的是一連串永載史冊的名字:大喜劇作家阿裡斯托芬,大悲劇作家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大詩人荷馬,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裡士多德……群星璀璨、熠熠生輝,讓我在回溯文明歷史的同時,也想一睹現代希臘的風採。
今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借此機會,我以記者的身份來到希臘,行走在這片蘊藏著古老智慧和神秘魅力的大地上,感動總在不經意間涌上心頭。初見希臘,猶如故人歸,親切又美好。
雅典衛城伊瑞克提翁神廟。人民網記者 葛泰佚攝
雅典衛城建筑群,位於希臘首都雅典市中心的衛城山丘上。拾階而上,走在哲學家蘇格拉底、柏拉圖曾經走過的路上,仿佛穿越時光的長廊,延續人類文明的古今對話﹔帕特農神廟、伊瑞克提翁神廟的少女廊柱映入眼帘,那些抽象的邏輯概念、朦朧的遠古眾神逐漸變成了鮮活生動的文化意象。盡管這些建筑長期被腳手架覆蓋,6個美輪美奐的少女廊柱已是復制品(真品在館內),但卻沒有減損建筑質朴而恢弘的氣質。
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學者曾透過這些斷壁殘垣窺見古老文明的輝煌。在詩人雪萊看來,“那些微妙纖細而又深奧難測的心靈的殘骸斷片,仿佛是一片優美的雕塑品的廢墟,隱隱約約地向我們昭示了整體的燦爛完美”。站在衛城俯瞰雅典城市全貌,凝視過去和未來,不由讓人感嘆,希臘社會形態在變,但文化氛圍和精神風貌卻延續了下來,浸潤著希臘人的美好生活。
站在衛城俯瞰希臘城市。人民網記者 郭冠華攝
在遍地古跡的山腳下,雅典衛城博物館尤為惹眼。它不只是一座“透明藏寶閣”,還是一座具有現代風格的文化景觀,闡釋了文化遺產的當代價值。帕特農展廳以現代建筑語言,幾乎等比例還原了帕特農神廟的建筑空間,當參觀者緩緩抬頭仰望岩壁上的大理石,通過透明玻璃窗遙望衛城,在看與被看之間,豐富了空間體驗感,仿佛置身於幾千年前的帕特農神廟之中。
偉大的文明自有相通之處。希臘著名作家卡贊扎基斯曾說過,“蘇格拉底和孔子是人類的兩張面具,面具之下是同一張人類理性的面孔”。在雅典阿果拉廣場上,孔子與蘇格拉底“神遇”雕塑面向彼此、侃侃而談,兩位分別代表中國、希臘文明的聖哲,跨越千年進行思想交流、靈魂對話,體現了人類文明的休戚與共。
出自酒神劇場的浮雕,刻畫了舞者的形象。人民網記者 郭冠華攝
在軸心時代,孔子提倡“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和蘇格拉底“人為本”的朴素理念不謀而合﹔維納斯雕塑所體現的美與和諧、酒神劇場舞者浮雕衣裙飄逸,讓人聯想到中國書法的氣韻、中國繪畫“吳帶當風”之致﹔兩國的思想家都倡導“哲學作為生活的藝術、作為生活之道”的理念,為人類文明注入源源不斷的力量。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由梆子戲改編的古希臘悲劇《美狄亞》第一次將古希臘文本展現在中國傳統的戲曲舞台上,“中希華人戲劇聯盟”把古希臘醫神阿斯克勒庇俄斯的故事巧妙地與許仙和白娘子的傳說“嫁接”成《新·白蛇傳奇》,這些文藝作品包含著兩國豐富的文化基因,收獲了兩國民眾的喜愛﹔中希文明互鑒中心成立,促進兩國學者互訪、文化論壇舉辦,伴隨著漢語在希臘的推廣和應用,翻譯出版中希兩國經典文學著作,中希文明交融之美跨越時空、超越國界,極大豐富了世界文明百花園。
相知跨千年,攜手創未來。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中希兩國正樹立起和諧相處的典范。在走訪希臘的這些天,我經常感到中希兩國文明理念相似、民眾友誼深厚。比雷埃夫斯港的員工、色雷斯風電站的工程師,發自內心感激“一帶一路”為中希共同發展創造新機遇,而“Z世代”的研究生們,也對中國文化充滿濃厚興趣,“將來一定要去一次中國!”
日落之后,雅典衛城腳下的阿提庫斯古劇場熱鬧了起來。在我們到訪衛城的前幾天,中國鋼琴家郎朗的音樂會就在這裡上演,連日的高溫絲毫未削減觀眾們的熱情。穿越時空隧道,兩千年的希臘古劇場煥發青春活力,奏響中西方音樂的共鳴。我們衷心期待,中希兩大古老文明能夠碰撞出更多火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