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解所需,“一帶一路”讓心貼得更近(見証十年,“一帶一路”風華正茂⑦)

本報記者 廖睿靈
2023年10月10日06:1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中國建筑博茨瓦納有限公司馬哈拉佩水廠項目建設現場。

  任翔(右一)和德裡克(左一)拜訪哥斯達黎加農戶。

  達思文(左一)在工作現場。
  以上照片均為受訪者提供

  在埃及伊斯梅利亞省拍攝的蘇伊士運河鐵路橋舊橋改造升級項目施工現場。
  成都建筑材料工業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供圖

  一粒種子,帶動一個地區的農業技術發展,也讓不同國度的人情誼更深﹔一座水廠,不光為當地居民送來清潔用水,還帶來了更多就業機會﹔一項項公益項目,點亮異國他鄉青少年的夢想,也改寫他們的命運和人生……10年來,共建“一帶一路”打造了許多“小而美”、惠民生的工程,也見証了很多感人情誼。

  

  “水廠建成后,再也沒停過水”

  在位於非洲的博茨瓦納國,一條奧卡萬戈河穿流而過。再往南走,當地卻以干旱地貌聞名,居民生活用水主要依靠降雨和地下水,常年受到缺水困擾。

  馬哈拉佩就在博茨瓦納首都哈博羅內以北約200公裡。2000年,當地一座水廠建成投用,設計水處理能力約為每天1.6萬立方米,除了馬哈拉佩鎮外,水廠還要滿足周邊紹雄鎮等地區的用水需求。然而由於年久失修、設備老化,到了2018年前后,舊水廠的供水能力已經退化至每天8000立方米左右,當地居民用水難的問題愈發突出。

  “以前村子裡停水是常事,一停水就是兩三個星期,有時候甚至會停上一個月,隻能等政府的送水車供水或到鄰村取水。”家住紹雄鎮的蒂斯特·奧萊克勒回憶,為了到鄰村水井取水,村民們得步行或者趕驢車20多公裡,往返路程、排隊打水都得花上大量時間。

  解決“用水難”成了當地大事。為了保障居民用水,2018年,當地政府面向社會企業公開招標,計劃擴建馬哈拉佩水廠。2019年6月,中國建筑旗下中建博茨瓦納公司承建的馬哈拉佩水廠升級項目正式開工。2022年2月,項目順利竣工,擴建后的新水廠投入運營。

  “馬哈拉佩水廠擴建工程新建了一套供水處理設備,供水處理能力可達到每天1.8萬立方米。”中國建筑博茨瓦納公司馬哈拉佩水廠擴建工程原項目經理姚立志告訴本報記者,水廠擴建后,基本可以滿足周邊70公裡范圍內7個村庄居民的用水需求。“擴建水廠時,我們對澄清池、砂濾池、蓄水池等重點部分都進行了升級處理。為了進一步提升水質,新水廠使用二氧化氯消毒劑消毒,相比原來用氯氣消毒效果更好,消毒后的水也更清澈。新水廠還用上了活性炭過濾工藝,能更好地除去水中雜質,讓水的氣味和口感得到改善。”

  在馬哈拉佩水廠工程建設現場,有近300名雇佣員工,其中260多名員工是博茨瓦納當地人,項目員工屬地化程度超八成。最讓姚立志印象深刻的,正是蒂斯特·奧萊克勒。

  “奧萊克勒勤學肯干,一開始是項目現場工人,后來因為工作出色,成了項目上一名工長。”姚立志回憶,無論在項目建設現場還是平日相處,奧萊克勒總有問不完的問題。正是在此過程中,雙方結下了深厚友誼。水廠建成投用后,奧萊克勒專門邀請姚立志等一群中國朋友去自己家裡做客,看看村裡的用水變化。他高興地對中國朋友們說:“水廠建成后,村裡再也沒停過水。”

  這樣的民生工程,得到馬哈拉佩酋長採佩·採佩的點贊:“我們長期面臨缺水問題,水資源對當地人民來說非常寶貴。新水廠的建成解決了當地飲用水短缺問題,感謝中國企業出色地完成了這一項目。”

  目前,馬哈拉佩水廠舊設備升級改造項目進入到籌備階段。“等到舊水廠水處理設備更新升級完成,馬哈拉佩水廠的水處理能力大約能達到每天3.4萬立方米,基本可以滿足當地未來20年的用水需求。”姚立志說。

  跟哥斯達黎加伙伴一起跑訂單

  最近,中國中化控股有限責任公司旗下安徽江淮園藝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哥斯達黎加控股子公司銷售部經理任翔忙著在中國見客戶、談合作,“過段時間我又要回到哥斯達黎加,那邊還有好多合作等著推進。”任翔說。

  哥斯達黎加地處拉丁美洲,常年雨水豐沛,晝夜溫差大,適宜種植西甜瓜等水果品種。然而上世紀90年代末,哥斯達黎加的甜瓜產業因品種退化導致多年減產,如何提升甜瓜品種抗病性成了當務之急。

  “2012年,我們和哥斯達黎加當地一家大型甜瓜銷售商達成合作,選育了甜瓜抗病品種‘江淮蜜一號’和‘紅運’,試種成功后,新品種較之前每畝增產兩到三成,很快在當地暢銷。”任翔說。

  隨著中哥合作選育的甜瓜品種在哥斯達黎加“走紅”,中國和哥斯達黎加兩國的農業技術合作也逐漸走深走實。2019年,在中國科技部和哥斯達黎加農牧部的共同支持下,江淮園藝與哥斯達黎加農業技術轉移中心共同成立“中國—拉美農業科技聯合研究中心暨江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哥斯達黎加)農業自由貿易區”。在這個佔地面積約1.7公頃的研究中心,甜瓜、辣椒、櫻桃番茄等果蔬色澤鮮艷、長勢喜人,頗受當地種植戶歡迎。

  把這些優質種質資源推廣至當地的,是任翔和他的哥斯達黎加同事們。

  “我們銷售團隊有6個人,其他5名都是哥斯達黎加當地人,其中一名搭檔還是我的西班牙語老師呢。”任翔說。

  任翔口中這名“西語老師”名叫德裡克,是一名95后。2019年,該自貿區建成后面向當地招聘了一批工作人員,德裡克就是其中之一。

  “為了推廣試驗優質品種,我們常常得開車在外面跑,出差途中就是我們的西語課堂。”任翔說,他和哥斯達黎加同事幾乎跑遍了當地所有的農業種植區域,多次面向當地農戶開展種植技術培訓,推進果蔬品種試驗示范。在德裡克的幫助下,幾年下來,自己已基本能用西班牙語進行無障礙交流。

  德裡克的快速成長,任翔也看在眼中。“剛到我們團隊時,他一邊忙學業一邊工作,起初學生氣還挺明顯。但德裡克很好學,悟性也強,可以說每隔一段時間就‘變個樣’。”任翔說,在自貿區工作幾年后,德裡克的銷售溝通技巧、農業知識水平都有了很大提升,他還和同事一起完成了一項黃瓜品種權登記,這意味著這類新品種在當地正式誕生落地。

  去年5月,任翔因工作需要暫時離開哥斯達黎加回到國內。“剛走不久,我就接到了德裡克的電話,他說‘放心,我一定會繼續做好這裡的工作’,這讓我很感動。”任翔說,“在我和德裡克的‘公路課堂’上,我經常向他提起中國的情況,他很想到中國看看。期待有機會能在中國接待我的哥斯達黎加朋友。”

  “這裡正是我夢想的地方”

  在大西洋東岸,一座座白色風機在南非北開普省德阿鎮的山地上屹立,葉片隨風轉動,把清潔電力送入當地幾十萬戶居民家中——2017年,國家能源集團龍源南非公司投資並承建運營的風電項目在此投運。也是那一年,29歲的盛斌從甘肅來到了這裡。

  “我是龍源南非公司的生產部主任,主要負責風電項目現場的生產運營工作,需要不定期到現場進行安全檢查,確保項目平穩運行。”盛斌告訴記者。

  在南非,龍源電力分公司共有20名員工,刨去5名中方外派員工和3名在當地招聘的華裔員工,剩下的全是本地人。“起初我們在當地開展招聘時,一些員工對項目並不了解,有的甚至零工作經驗。為了讓他們更好地掌握相關技能、順利開展工作,我們專門成立了培訓中心,從工器具的使用、項目基本知識等方面著手,鼓勵員工逐步學習成長。”盛斌說。

  團隊中,90后達思文讓盛斌記憶深刻:“大家都叫他‘追風男孩’,很有靈氣,在我們集團也小有名氣。”

  達思文來自北開普省一個偏遠小鎮,因為家境貧困,成績優異的他差點失去上大學的機會。龍源電力來到南非后,在當地提出了“助學、筑夢、鑄人”社會責任計劃,每年投入450萬蘭特(約合人民幣185萬元),資助當地貧困學生繼續求學,達思文是其中一員。

  2021年,已順利讀上電氣工程專業的達思文進入龍源電力南非公司實習。次年7月,大學畢業的他以出色的筆試面試成績脫穎而出,成為該公司一名正式員工。

  “別看達思文入職時間短,但他十分勤奮好學,成長非常快。”盛斌說,在培訓中心,達思文總是第一個到培訓現場,最后一個走。做筆記、寫學習總結,他樣樣不馬虎。去年,在公司舉辦的用檢技能比賽上,達思文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很快,他被提拔為團隊的高級雇員。

  越來越多“達思文”在中國企業的幫助下改變命運。盛斌告訴記者,集團已經資助了112名南非當地大學生,更多公益項目也在南非開花結果:距離德阿風電項目50公裡范圍內,龍源電力建設運營了4座早教中心,免費接收當地兒童入學,還提供了30余個就業崗位﹔在德阿鎮,公司資助的當地無板籃球隊具備國家級賽事水平,當地年輕人得以通過體育運動實現夢想。此外,公司在當地啟動了龍源穆裡洛健康項目,專業醫療大巴開到各地,每年為社區居民提供免費保健服務約9000人次……

  用達思文的話說,“中國距離南非很遠,但中國人像親人和朋友一樣,幫助了很多有困難的人”。“空閑時,我喜歡駐足德阿鎮的小道,看看遠方旋轉的風車,覺得那樣能和幫助我的人更親近些。”他說,“如今,我也成為能夠幫助別人的人。謝謝龍源,這裡正是我夢想的地方。”

(責編:袁勃、趙欣悅)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