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在陸海新通道上,有這些生態之美
在沿著西部陸海新通道線路,赴廣西、雲南、貴州採訪期間,哪些事讓我印象深刻?
細數一下,既有在廣西時,親眼看到北部灣港巨大的吞吐量以及現代化程度﹔也有在雲南時,看到中老鐵路為沿途帶來脫胎換骨的改變﹔還有在貴州時,參觀“數字絲綢之路”時,對於未來數字產業的規劃與展望……
除了這些本就是採訪的重點外,仔細琢磨,還有一處細節在我腦中久久縈繞,便是這一路上的生態之美。
廣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從北京飛到南寧,下了飛機,我的耳邊便傳來了廣播聲:“綠城歡迎您。”
“綠城”是廣西首府南寧的別稱,我查了查資料,南寧先后獲得過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等稱號,在申報“國家森林城市”這個稱號時,城市的森林覆蓋率已達42.15%,稱為“綠城”當之無愧。
南寧的“綠”是廣西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2022年,廣西的森林覆蓋率居全國第3位。森林覆蓋率達62.55%。我們坐著大巴車從廣西的一座城市到一座城市,高速公路兩側多見青山,山上遍布著自然生長和人工種植的樹林,郁郁蔥蔥,湛藍的天空襯在它們的背后,好像一副副精美的油畫。
廣西層巒疊嶂,郁郁蔥蔥。 人民網記者 嚴立政攝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林業生態也為廣西帶來了經濟效益和國際合作交流機遇。今年上半年,廣西林草產業總產值完成3927億元,同比增長19.42%。近年來,依托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東盟林業合作研究中心,廣西與亞洲、非洲等地的一些國家和地區開展油茶、桉樹、鬆樹等林業科技合作交流,成果豐碩。
雲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告別廣西到達雲南,這裡讓我感受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美。
乘著中老鐵路國際客運列車,我們從“春城”昆明一路駛向坐落於西雙版納州的中老邊境磨憨口岸,一路上的熱帶風光美不勝收。但更加讓我心心念念的是,此番前往會不會看到野象呢?因為在來之前,雲南頻道的同事便告訴我,這裡不久前曾經發現過它們的蹤跡。
在雲南,野生亞洲象組團泡澡降溫解暑。何有剛攝
我感嘆這一路上都沒有看到它們的蹤影,雲南的同事打趣道:“沒看到是最好的!”因為野象具備一定的攻擊性,靠得太近反而有危險。
聽到這番話我並不感到遺憾,反而很贊同,不同物種能夠在同一片土地互不打擾地生活,便做到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在一路的採訪中,我了解到這裡的人為保護好亞洲象和它們的棲息地做了許多努力:
比如,在中老鐵路建設選線早期,建設者們採用衛星圖像識別、資料收集等方法,確定了亞洲象保護區域,最終敲定中老鐵路鐵道線路的走向。並且還專門設計了亞洲象遷移通道,滿足它們日常的活動與遷徙所需,在一些路段設置聲屏障,降低噪聲對於亞洲象的影響。
在磨憨旁邊的一個村庄,我向當地的村民問起是否見過野象?村民便向我們介紹起了當地的巡林機制,當地的村委會從村支書到每個委員,要輪流執行巡林任務,每個月至少會巡兩次,發現象群時及時報告,避免人象沖突。
據了解,經過40多年的拯救和保護,活動在雲南省西雙版納、普洱等地的野生亞洲象數量在不斷增長,1976年,雲南野象數量僅剩下不到150頭,到現在,野象數量增長了1倍多。
貴州:產業融合綠色發展
此行的最后一站是貴州,我在這裡看到的,是現代產業與生態保護相融合的綠色發展。這個被群山“包圍”的省份,近年來已是大數據“天然良港”。依托大數據等數字產業,貴州尋找到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發展之路。
為什麼大數據企業紛紛選擇貴州?這個問題的答案中,有關鍵的一筆是基於貴州的良好生態——氣候宜人,節能減耗﹔清潔能源、礦產資源豐富,利於全產業鏈發展。
貴安超算中心內的機房。人民網 陽茜攝
如今,貴州大數據產業蓬勃發展,目前,華為雲全球總部已落戶貴陽,為全球27個區域提供雲服務﹔中國電建貴陽院在海外設立6個區域部,正在建設數字化生產設計平台﹔貴州白山雲成為國內領先的邊緣雲服務提供商之一,已經開拓亞太、中東、北非等海外市場,建成1400+邊緣節點,遍布海內外240余個城市。
在貴州的群山之中,“中國天眼”正在凝視著宇宙。這個依托貴州天然地勢建成的大國重器,正在大數據產業的加持下,幫助人們揭開更多宇宙中的神秘面紗。例如,貴州大學省部共建的公共大數據國家重點實驗室,組建了“天文大數據聯合實驗室”。這是國家天文台與貴州大學合作共建的實驗室,以協助破解“中國天眼”面臨的部分科研難題。
實際上,貴州的大數據產業也正與生態保護事業螺旋上升。貴州的各級自然保護區正在構建生態環境信息化系統,利用視頻監控、衛星遙感、無人機巡查及大數據分析等手段,為野生動植物保護裝上“千裡眼”“順風耳”……
如今,生態保護事業與經濟和社會發展已密不可分,這趟行程,能夠有這麼多二者相互融合促進的見聞,讓我更加堅信中國的綠色發展之路將會越來越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