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文旅融出新天地 第二屆中華詩詞發展講壇在北京西城舉辦

2023年11月23日17:2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講壇現場。主辦方供圖

講壇現場。主辦方供圖

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許維娜)11月22日,由中華詩詞學會、《詩刊》社主辦,西城區委宣傳部、文旅中國新媒體中心支持的第二屆中華詩詞發展講壇在西城區正乙祠戲樓舉辦。

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周文彰。主辦方供圖

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周文彰。主辦方供圖

致辭中,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周文彰從“旅游催生詩詞創作”“詩詞創造文旅資源”“旅游成為學習詩詞的途徑”“詩詞成為推介景點的招牌”四個方面論述了詩詞和旅游之間相互生成、相互推進的關系,提出今天應當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在廣度和深度上讓它們更加融合。

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吳文學。主辦方供圖

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吳文學。主辦方供圖

中國國際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吳文學在致辭中指出,文旅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融合共贏是我們共同追求的目標。希望通過此次發展講壇,探討交流增進友情,融合互換實現共贏,做到眼向高處望、事從平處做、人往寬處行,更加努力踐行總書記新時期治國方略,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實現行穩致遠,真正做到觀天下、知大事、懂全局、向未來、做自己。

在專題講演環節,《詩刊》社主編李少君以《多少名勝因詩成名》為題作主旨演講,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劉慶霖以《中華詩詞與旅游的雙向作用》為題作主旨演講,南京大學旅游研究所所長張捷以《中國古典詩詞楹聯與文旅融合創新發展》為題作主旨演講,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原黨委書記孫明君以《山水與詩文創作》為題作主旨演講。

在圓桌講壇環節,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編審楊志學、南京大學旅游研究所所長張捷、中華詩詞學會高校詩詞工作委員會副主任韓倚雲、北京大學副教授陳均、國際歐亞科學院創新發展研究院絲綢之路研究中心主任趙友苓圍繞“詩詞與文旅名勝的相互成就”“古典詩詞的文旅價值”等主題開展了精彩的分享研討。

記者還了解到,活動現場集中發布了三大活動IP。科創詩詞工委副主任王國欽發布《詩詞與旅游融合論文征集活動》﹔科創詩詞工委負責人梁軍發布《詩旅中華系列活動》﹔西城團區委相關負責人發布《西城區2024年百年丁香詩會相關重大活動安排》。

據悉,中華詩詞發展講壇自本屆起,首次並永久落戶西城,第二屆中華詩詞發展講壇的圓滿舉辦也為“致敬巨匠·百年詩情”——法源寺2024丁香詩會在明年的成功舉辦做好了姊妹篇。

文化是魂,旅游為體,文旅深度融合才能擁抱“詩與遠方”。近年來,北京市西城區憑借豐富的文旅資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貫通發展的“西城模式”,闊步走在文旅深度融合高質量發展的道路,涌現出“白塔夜話”“京報誕生地”“宣南文化(仕人精神)”“明清士人會館集聚地”“京劇發祥地”“相聲興盛地”“書香西城”“打卡鼓西 漫步斜街”“西城禮物”等文化IP。目前西城區文化及相關產業規模以上法人單位收入穩步增長,基本保持在1000億元左右規模,位居全市前列。喜人成績的取得,是西城區加快文旅項目建設,深入實施文化強區戰略,大力發展文化演藝、研學旅游、文物活化利用等新業態,不斷延伸文旅產業鏈,持續加強對外宣傳營銷,推動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必然結果。

此外,西城區立足新時代發展要求,貫徹新發展理念,發布一系列有利於文化產業發展的利好政策,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助推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出台“十四五”期間首個促進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文化產業十條”政策——《西城區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重點圍繞“文化+”、數字化賦能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目標,根據企業、項目、平台、空間等發展情況,擇優採取資金獎勵、租購房補貼、配套資助、項目補貼等多種資助方式,重點支持符合首都功能核心區文化產業發展方向的各類文化主體。11月15日,西城區又發布了“文化產業十條”首批項目征集公告,組織開展2023年度西城區“文化產業十條”首批項目政策兌現工作。

(責編:申佳平、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