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在硼自由基催化不對稱合成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新華社合肥12月1日電(記者戴威)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精准智能化學重點實驗室汪義豐教授、傅堯教授和張鳳蓮副教授聯合研究團隊發展了一類手性硼自由基催化的不對稱環異構化反應。12月1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
不對稱催化是合成手性功能分子、認識手性世界的重要方式。開發結構和功能新穎的手性催化劑及其催化的不對稱反應是不對稱催化領域研究的重點。自由基物種含有未成對電子,其反應活性高,反應模式與離子型反應不同,在有機合成化學中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利用自由基作為手性催化劑的不對稱反應,在反應機制、催化模式以及官能團兼容性等方面不同於過渡金屬催化、有機小分子催化和酶催化,有望為手性分子的合成提供全新的思路和策略。
但是,實現該類型不對稱催化極具挑戰性:一是有機自由基極其活潑,在反應中容易失活,極難構建有效的催化循環﹔二是大多數自由基的結構不易改造和修飾,難以對手性環境進行精細調控。
圍繞上述挑戰,研究團隊基於前期對有機硼自由基性能的深入研究,設計了一類結構新穎且易於修飾的手性氮雜卡賓-硼自由基催化劑,並利用其對不飽和烴加成可逆性的原理,發展了一類反應機制和催化循環全新的不對稱環異構化反應。
據了解,該類手性硼自由基前體制備簡單、結構豐富、易於修飾,為反應的手性調控提供了基礎。此外,研究團隊還通過量子化學計算、電子順磁共振光譜、氘代標記實驗等多種手段,闡釋了催化反應機理和立體選擇性來源,實現了對催化過程的精准調控,為未來基於人工智能的催化劑精准設計奠定了理論基礎。
研究人員介紹,該工作不僅首次展現了硼自由基催化不對稱合成的強大功能,而且也將啟發和推動其他主族元素自由基催化劑及其不對稱催化反應的發展,為手性功能分子的合成提供全新的設計思路和催化模式。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跨境電商“加速跑” 開辟企業出海新航道
- 中國制造的家電、數碼產品席卷韓國市場﹔中國出海跨境電商平台在歐美進一步嶄露頭角﹔義烏聖誕用品、保暖產品等商品出現爆單……剛剛結束的“黑色星期五”購物周,海外市場再次刮起了一陣中國風。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的贛州國際陸港,跨境電商賣家在進行直播帶貨。…
- 從“等風來”到“迎風去”:業界熱議白酒產業的變局與突圍
- 白酒產業的下一個風口在哪裡?如何看待當前的銷量下行、價格倒挂?新業態、新場景、新模式怎樣賦能傳統企業轉型升級? “‘等風來’不如‘迎風去’”“市場復蘇肯定不是‘雨露均沾’”“國際化是白酒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方向和增量藍海”……在日前2023年搜狐酒業年度論壇上,參會嘉賓表示,當前白酒產業格局正在發生深度變化,產業矛盾積累需要緩解,發展不平衡需要緩沖,產業自身問題需要消化,要在發展中解答產能優化、品質升級、文化引領、服務提升等成長的話題。 面對階段性調整,產業如何突圍?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表示,受國內外環境影響,當前酒類行業從高速增長到轉型調整,內外環境變化矛盾凸顯,行業發展挑戰增加,市場也並非風平浪靜。…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