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1月末外匯儲備規模環比上升706億美元 專家:有基礎繼續保持基本穩定

人民網北京12月7日電 (記者杜燕飛)國家外匯管理局今日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718億美元,較10月末上升706億美元,升幅為2.28%。
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2023年11月,受主要經濟體宏觀經濟數據、貨幣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
具體來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告訴人民網記者,2023年11月,貨幣方面,美元匯率指數下跌3%至103.5,非美元貨幣總體升值。資產方面,以美元標價的已對沖全球債券指數上漲3.4%,標普500股票指數上漲8.9%。
談及我國外匯儲備規模未來走勢,國家外匯管理局表示,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經濟韌性強、潛力足、回旋余地廣,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將繼續支持外匯儲備規模保持基本穩定。
“隨著今年三季度以來一系列支持政策持續落地,我國經濟內生動力增強,出口狀況改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11月上調我國今明兩年GDP增長預期,同時境外機構的淨買入與增持債券呈現逐月明顯增加趨勢,表明外資對我國經濟增長信心增強。”溫彬說。
值得一提的是,國家外匯管理局同日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末,人民銀行黃金儲備為7158萬盎司,環比上升38萬盎司。這也是人民銀行自2022年11月以來黃金儲備連續第13個月增加。
有專家表示,盡管人民銀行連續多月增持黃金,但我國國際儲備中黃金儲備的佔比依然偏低,並且我國持有黃金儲備的絕對量也不高,增持黃金符合長期的利益考量。黃金具有避險、抗通脹、長期保值增值等屬性,在國際儲備組合配置中增加黃金儲備,有利於動態平衡國際儲備的安全性、流動性和收益性。
今年以來,全球央行“購金熱”持續升溫。世界黃金協會此前發布的三季度《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央行購金需求同比增長14%,達到創紀錄的800噸﹔2023年三季度全球央行淨購金337噸,為有史以來第三高的季度淨購金量。預計2023年各國央行或將繼續保持強勁的購金需求,全年央行購金需求總量有望依舊保持堅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