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專家:客觀看待外資規模波動 吸引外資有諸多有利條件

2023年12月21日20:3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2月21日電 (記者孫陽)今年以來,外媒極力炒作“中國吸引外資下降”等話題,大加渲染外資撤離的悲觀情緒,並以此唱衰中國經濟。根據商務部12月21日發布的最新數據,2023年1-11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48078家,同比增長36.2%﹔實際使用外資金額10403.3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10.0%,仍居歷史高位。

如何客觀看待外資規模波動?多位專家學者表示,外資出現波動系全球跨國投資低迷等多方面原因所致﹔外資數據顯示中國引資結構持續優化,部分發達經濟體對華投資增速較快﹔未來我國吸引外資具備諸多有利條件。

外資出現波動有多方面原因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王曉紅表示,應客觀看待外資規模波動。外資波動受以下多方面因素影響:

全球跨國投資低迷。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報告顯示,受俄烏沖突、食品和能源價格高企、債務壓力攀升、金融領域動蕩等因素影響,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外需不振。2022年全球跨國直接投資規模同比下降12.4%至1.3萬億美元,僅為歷史高點(2015年、2016年均突破2萬億美元)的約六成,2023年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

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地緣政治風險顯著上升,一些國家推動產業和資金回流,出台涉華投資限制措施。同時,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紛紛出台大力度優惠政策,招商引資國際競爭愈加激烈。據UNCTAD統計,2022年各國出台的投資激勵政策多達102項,同比增加50%以上。

疫情造成的沖擊和影響尚未消退。疫情阻斷了線下考察交流,造成跨國公司對中國實際情況缺乏了解,甚至存在一定程度的誤解誤讀,影響了投資決策。今年以來,新設外資企業數量增長較快,但外商投資特別是綠地投資會有一個較長的過程,其間外資一般按項目建設進度陸續到資,數據波動屬於正常。

隨著外資規模增長至高位,外資增速早已放緩。改革開放初期,本土企業相對弱小,海外資本大規模流入中國,外資增長較快。2000年之前,外資規模年均增幅超過20%。2000年至2010年,增速依然較快,但隨著基數增大,年均增幅已放緩至10%左右。2011年至2022年,基本進入了平緩增長的時期,年均增速隻有3.9%。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發展,中國吸引外資規模已達到較高水平,連續6年位居世界第二。2022年1-11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規模達到11560.9億元人民幣,為歷史同期最高水平。今年1-11月吸引外資規模雖出現同比下降,但仍是歷史高位。

隨著中國產業升級,勞動密集型產業引資減少。隨著國內發展階段變化,勞動力成本上升,低成本優勢弱化,一些勞動密集型產業因比較優勢變化發生梯度轉移,這是經濟因素決定的。

同時,隨著中國本土企業技術水平的提升,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近些年,家用電器、通訊設備、工程機械等多個領域,都有國外公司迫於競爭壓力退出中國市場的案例。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一些公司出於風險考量,投資決策相對慎重,但有實力的企業不會輕易放棄中國市場。可以說,中國市場已經成為檢驗和磨礪企業競爭力的舞台。

外資數據呈現新亮點

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助理、數字戰略與經濟研究所所長曹鐘雄表示,最新發布的外資數據呈現以下亮點:

一方面,中國引資結構持續優化。從引資結構看,1-11月高技術產業引資3866.5億元人民幣,佔實際使用外資金額比重為37.2%,較2022年全年提升1.1個百分點。此外,出現不少引資亮點細分領域,比如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制造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分別增長27.6%、5.5%,建筑業、研發與設計服務領域實際使用外資分別增長32.8%和9.1%。

另一方面,從來源地看,部分發達經濟體對華投資增速較快。英國、法國、荷蘭、瑞士、澳大利亞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93.9%、93.2%、34.1%、23.3%、14.3%(含通過自由港投資數據)。

未來吸引外資具備諸多有利條件

商務部研究院外國投資研究所副主任張菲表示,展望未來,我國吸引外資具備諸多有利條件:

一是超大規模市場的吸引力。中國人均GDP已超過1.2萬美元,中等收入群體已有4億多人,全球規模最大而且還在不斷增加,這些構成了一個規模巨大、增長性強的國內市場,將為各國企業提供廣闊市場空間和合作機遇。很多外資企業表示,中國市場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

二是完整產業體系的支撐力。中國是全世界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的國家,產業配套能力和集成優勢極強。

三是新發展格局的聚合力。在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過程中,外資企業在聯通國內國際循環、優化配置資源要素方面發揮著獨特的紐帶橋梁作用,大有可為,前景廣闊。

同時,利用外資是中國對外開放基本國策的重要內容,中央提出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一是穩步推進制度型開放,結合高水平經貿協議談判,主動對標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深化國內相關領域改革。全面取消制造業外資准入限制,擴大電信、醫療等服務業開放,努力破除影響外資准入的隱性壁壘,保障內外資依法平等進入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二是積極回應外資企業訴求,認真解決數據跨境流動、平等參與政府採購等問題,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促進公平競爭,持續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三是進一步便利中外人員往來,在近期宣布的單方面免簽政策、互免簽証安排、加快恢復國際航班等基礎上,切實打通堵點,提升外籍人員來華經商、學習、旅游的便利化水平。隨著中國營商環境越來越好,中國將始終是全球投資的熱土。

(責編:郝帥、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