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21萬億元

本報北京2月1日電 (記者汪文正)記者從2月1日舉行的2023年全年財政收支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3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21萬億元,增長6.4%。受益於經濟回升向好,加上2022年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拉低基數等因素影響,2023年中國財政收入保持恢復性增長態勢。分地方看,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收入分別增長6.7%、6.9%、10.7%和12%,全國31個省份財政收入全部實現正增長。
財政部副部長王東偉介紹,2023年,財政部門加大財政宏觀調整力度,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促進經濟回升向好和高質量發展。
財政支出持續加力。2023年初,中國財政赤字率按3%安排。為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建設,第四季度增發1萬億元國債,全部通過轉移支付安排給地方。2023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達到27.46萬億元,增長5.4%。重點領域保障有力,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增長8.9%,教育支出增長4.5%,科技支出增長7.9%,農林水支出增長6.5%,城鄉社區支出增長5.7%。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政策效能進一步發揮。2023年,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規模達3.8萬億元,優先支持成熟度比較高的項目和在建項目,投資領域擴大到11個,用作項目資本金范圍擴展至15個方面,有力推動了交通、水利、能源等領域一批利當前、惠長遠的重大項目建設。
2023年,財政部針對地方政府債務推動制定一攬子化債方案,通過化解存量、遏制增量,做好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化解工作。同時,加大對地方轉移支付力度,全年轉移支付規模達10.29萬億元﹔完善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政策,向“三保”支出壓力較大、財力相對薄弱的地區傾斜﹔引導省級財力下沉,筑牢基層“三保”底線。
展望2024年,王東偉表示,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從財政收入看,宏觀調控政策效應持續釋放,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將為財政收入增長奠定堅實基礎,財政收入將會繼續恢復性增長。另一方面,財政支出將繼續保持必要強度,對地方的轉移支付也將保持一定規模。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國內油價年內第二次上調 業界:短期內國際油價將呈現震蕩走勢
- 人民網北京2月1日電 (記者杜燕飛)國家發改委1月31日發布通知,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4年1月31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均提高200元。折算升價,從全國平均來看,每升92號汽油、95號汽油、0號柴油分別上調0.16元、0.17元、0.17元。…
- 央企強化科技投入 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 人民網北京2月1日電 (黃盛)2023年央企實現營業收入39.8萬億元、利潤總額2.6萬億元、歸母淨利潤1.1萬億元﹔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含房地產)5.09萬億元、同比增長11.4%,其中,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投資2.18萬億元、同比增長32.1%﹔截至2023年底,央企資產總額達到86.6萬億元,同比增長6.4%…… 日前,國務院國資委數據顯示,2023年,國資央企產業布局更加優化,經營質量穩步提升,特別是加快央企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收入和增加值佔比上取得關鍵進展,在布局結構上實現戰略轉型,同時以強烈緊迫感和強有力舉措全力推進科技創新,進一步提升創新效能。 具體來看,2023年央企創新體系建設持續優化,高質量創新成果加快產出。…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