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通報16個典型問題 守好耕地保護紅線
人民網北京2月18日電 (歐陽易佳)耕地保護是“國之大者”,事關國家糧食安全。日前,自然資源部公開通報近期督察發現的7個弄虛作假典型問題和9個工作不認真、把關不嚴造成調查結果中,耕地面積錯誤超過1000畝的典型。
據介紹,2023年12月至2024年2月,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機構對2023年度全國國土變更調查工作同步開展專項督察,聚焦耕地流入流出的真實性和准確性,督促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嚴格落實責任,嚴把變更調查質量關。督察發現一些弄虛作假問題和工作不認真、把關不嚴造成調查結果存在較大錯誤的情況。
當日公開通報了其中7個弄虛作假典型問題,包括:北京市大興區北臧村鎮政府、順義區北小營鎮北小營村村委會弄虛作假在硬化地面覆土,兩區調查自查未發現問題﹔山西省大同博信農副產品有限公司弄虛作假在硬化地面上覆土,天鎮縣調查自查未發現問題,大同市檢查及山西省核查把關不嚴,未發現問題﹔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水口鎮政府和嵩溪村組織以臨時移種甘蔗定點擺拍方式虛假舉証,造成耕地調查不實﹔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市弄虛作假將209畝養殖坑塘違規調查為耕地﹔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弄虛作假舉証,將1278.10畝灌木林地、喬木林地等其他農用地調查為耕地,縣級政府對調查工作組織不力、責任落實不到位,縣級核查流於形式﹔重慶市璧山區大路街道辦工作人員在開展變更調查工作過程中,採取養殖水面間插“谷樁”方式舉証,調查人員將88.53畝現狀不符合水田調查標准的圖斑調查為水田,璧山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未對舉証材料嚴格審查﹔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政府通過召開會議方式有組織地主導弄虛作假,導致8900畝耕地調查不實,定西市自然資源局核查未發現。
9個工作不認真、把關不嚴典型,包括:河北省滄州市肅寧縣將10個圖斑共2313畝公路用地錯誤調查為耕地,肅寧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自查未發現,滄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核查未發現﹔內蒙古自治區部分旗縣將4328.50畝的未利用地圖斑錯誤調查為耕地,相關旗縣自然資源局自查未發現﹔遼寧省丹東市寬甸滿族自治縣將6487.79畝園地錯誤調查為旱地,寬甸滿族自治縣自然資源局自查未發現,丹東市自然資源局檢查未發現﹔吉林省長春市九台區將2984.25畝公路用地錯誤調查為旱地,長春市九台區自然資源局自查未發現,長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檢查未發現﹔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政府落實對本行政區域內調查成果質量負總責要求不到位,該區2023年度國土變更調查縣級成果涉及耕地流出圖斑調查不實﹔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東縣將實地為林地的圖斑錯誤調查為耕地,涉及224個圖斑,面積2775.28畝,地市級核查僅少量發現﹔湖北省荊州市石首市將1751.65畝林地錯誤調查為旱地,地市級核查未發現﹔陝西省安康市漢濱區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履行國土變更調查主體責任不到位,調查單位違反調查工作要求和技術規程,導致3343.90畝耕地調查不實,安康市自然資源局檢查未發現﹔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彭陽縣將149個圖斑、1464.11畝已建成的公路用地,未更新“推(堆)土區”圖層,錯誤保持原耕地地類,彭陽縣自然資源局自查未發現,固原市自然資源局核查未發現。
自然資源部強調,以上通報的典型問題,反映出個別變更調查作業單位未嚴格按照全國國土變更調查技術規程和工作要求開展調查和核查工作﹔個別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有組織、系統性違反變更規則,弄虛作假規避監管、虛增耕地﹔個別省級、市級調查管理部門責任不落實、審核把關不嚴,督促整改不到位。有的地方還存在對發現問題,突擊整改,搞簡單化、“一刀切”情形。弄虛作假問題性質惡劣,工作不認真、把關不嚴問題具有一定典型性,嚴重影響調查結果真實性,必須堅決杜絕,要採取重點督辦、移交移送紀檢監察機關等措施嚴肅處理,依法依紀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各地要舉一反三,全面排查問題,及時發現並組織整改,要注意方式方法,避免出現簡單化、“一刀切”情形,切實保証數據真實、准確、可靠。
據悉,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機構將進一步加大督察力度,在省級變更調查數據報部后持續開展督察,嚴肅督促查處弄虛作假、嚴重調查不實等問題,更好地服務於耕地保護考核工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