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2024博鰲健康食品科學大會暨博覽會在海南博鰲舉行

2024年02月29日09:2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2月29日電 (記者孫博洋)2月25至29日,2024博鰲健康食品科學大會暨博覽會(以下簡稱“FHE2024大會”)在海南博鰲舉辦,來自行業內的專家學者及從業者就食品健康、食品科技創新等議題進行了探討交流。

會上,FHE大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表示,相較於往屆,FHE2024大會內容更加豐富、科學水平也更高,發表主題報告的專家增加至300位次,用於進行產品展示的展位達79個,參會人數也創下新高。大會設置了食品法規與標准、新技術與新產品、DRR(降低疾病風險聲稱)食品、食藥同源、益生菌益生元后生元、運動食品、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七大板塊,相關領域知名科學家圍繞主要議題發表報告,並針對產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具體問題進行研討,為產業發展把脈、問診、開良方。

產業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作為我國唯一的醫療特區,近年來,海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以下簡稱“樂城先行區”)迎來多重利好,政策優勢深化拓展,成為相關產業發展的沃土。

會上,海南省政府副秘書長張華偉表示,海南省將持續打造法制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見效,進一步加快推動境外特醫食品、保健食品等在樂城先行區的使用,充分發揮政策優勢,推動技術創新,發展相關產業,更好地造福廣大人民群眾。

國家衛生健康委食品司副司長田建新表示,未來,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體地位,鼓勵企業家與科學家深度合作,高質量推動科技成果的轉化,國家衛生健康委將繼續依照職責努力在標准制定、“三新食品”審批和營養化轉型等等方面為產業發展提供應有的支持。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特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司副司長劉鬆濤介紹了我國特殊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情況,並督促相關食品企業將質量管理體系與風險管控有機結合,不斷完善風險管控清單,把落實“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要求嵌入日常管理,並希望專家學者和相關機構積極參與和促進特殊食品產業的科技創新研發,實現基於科學共識的創新研究成果的良好轉化,不斷將產業的核心科技競爭力轉化為新質生產力,更好地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個性化健康需求,共同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也將持續探索創新監管措施,繼續支持指導樂城特殊食品注冊先行先試政策盡早落地實施。

國家食物與營養咨詢委員會主任陳萌山表示,推進新時代我國食物系統轉型升級,需要遵循多元供給、營養導向、綠色低碳、營養可持續發展原則等4個原則。他建議,推動食物系統轉型發展,一是要強化政策引導﹔二是要強化科技支撐﹔三是要強化制度建設﹔四是強化食育科普。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堅表示,作為一項高技術產業,未來食品產業的發展趨勢是食品技術、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高度融合。他認為,當前,食品產業正在進入大規模、大業態、大市場、大龍頭、大集群、大安全、大品牌、大合作的“大”時代,如何發展食品科技、豐富生物產業內涵,是食品產業面臨的重要任務和挑戰。因此,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生物與食品在科學、技術、產業等領域全方位多層次的交叉與融合。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教授孫寶國表示,食品工業的根本出路在於現代化,而食品工業現代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他認為,食品工業現代化要與時俱進,也要循序漸進,由手工操作向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智慧化發展﹔要先傳承再創新,先將科學問題研究透徹,再實現關鍵技術和裝備的突破,逐步實現由“仿”到“創”的跨越,甚至發明顛覆性技術﹔要突破裝備短板。

中國工程院院士龐國芳表示智慧食品必須要有智慧化的檢測技術來保障安全。信息化為各行各業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把信息化技術和檢測工作關聯起來,會取得突飛猛進的進步。

國際食品科學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教授羅雲波表示,食品企業正在通過科學技術打造智慧食品的產業模式、生產方式,進而促進企業自身及食品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智慧食品提供給個人的營養更加精准、更加有的放矢,能夠更好滿足人們對營養健康的需求,尤其是滿足人們個性化的營養需求。

會上,主辦方還發布了2024博鰲健康食品科學大會暨博覽會倡議書。倡議書提出,共同推動智慧食品的發展,為“智慧健康”事業做出更大貢獻。

(責編:王連香、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