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經濟回升向好 三大區域挑大梁

2024年03月03日08:50 | 來源:北京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經濟回升向好 三大區域挑大梁

2024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中國經濟發展目標備受關注。今年初,各地兩會相繼召開,多地都將今年經濟增速預期目標設定為不低於5%,有13個省份的經濟增長目標都高於本地區2023年的實際增速。作為推動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2023年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三大區域的地區生產總值合計達到52萬億元,佔全國經濟總量的40%以上,引擎帶動作用不斷加強,發揮了“挑大梁”作用。展望2024年,當前,我國經濟回升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與此同時也面臨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等挑戰。

新的一年,中國經濟如何保持增長動力?區域協調發展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區域發展作出了最新安排:要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按照主體功能定位,積極融入和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

京津冀

中國式現代化先行區、示范區

“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考察,主持召開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要堅定信心,保持定力,增強抓機遇、應挑戰、化危機、育先機的能力,統籌發展和安全,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推進各項工作,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努力使京津冀成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先行區、示范區。”

2024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的第十個年頭。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郭蘭峰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總結說,十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就。規劃政策框架搭建形成,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取得突破性進展,雄安新區進入大規模建設和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並重的階段,北京城市副中心功能日趨完善。

十年來,三地經濟總量連跨5個萬億元台階,區域整體實力持續提升,現代化首都都市圈生機勃勃,向世界級城市群邁進。北京市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京津冀地區生產總值為10.4萬億元,按現價計算,是2013年的1.9倍。京津冀三地經濟總量分別為43760.7億元、16737.3億元和43944.1億元,是2013年的2.1倍、1.7倍和1.8倍。

產業是《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的率先突破的重點領域之一。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出發點、落腳點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2014年以來,北京市疏解了一般制造業有3000家,疏解提升區域性專業市場和物流中心近1000家。北京人口、建筑、商業、旅游密度逐步下降,十年城鄉建設用地減量130平方公裡,實現城六區常住人口比2014年下降15%的目標。北京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4所高校的雄安校區,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的雄安院區都已經開工建設,中國星網、中國中化、中國華能、中國礦產等央企雄安總部正在加快建設。

“北京研發,津冀制造”模式正在加速形成,中關村企業在天津河北設立分支機構已達1萬多家,北京流向天津河北的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2800億元。2023年11月召開的首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上,京津冀首次聚焦產業鏈供應鏈聯合招商,達成意向簽約項目152個,意向投資額超1000億元。

下一個十年,如何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邁上新台階?今年2月25日,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黨政主要領導開展聯合實地調研,從天津市武清區到河北省廊坊市北三縣,再到北京城市副中心,一路走,一路看,共商合作大計、共話美好未來。

2024年,北京、天津、河北的GDP增速目標分別設定為5%左右、4.5%左右和5.5%左右。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京津冀三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將“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列為了2024年重點任務之首。

北京提出,要以“新兩翼”帶動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設,落實北京與雄安新一輪戰略合作協議,推動政務服務同城化,加快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步伐,繼續保持千億級投資強度﹔天津提出,唱好京津“雙城記”,年內市場化引進疏解功能資源落地項目投資額超過1600億元,服務北京“新兩翼”建設,強化天津港同北京空港、陸港運輸銜接和港口延伸服務,做強天津港集團雄安服務中心等﹔河北提出,高標准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加快第一批央企總部、高校、醫院等項目建設,銜接落實第二批疏解實施方案,吸引落地更多市場化疏解項目,加快京雄快線、國貿中心等工程進度,完善市政基礎、公共服務設施,年內完成投資超2000億元。

長三角

率先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

“202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主持召開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一步提升創新能力、產業競爭力、發展能級,率先形成更高層次改革開放新格局,對於我國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意義重大。”

長三角地區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這裡包括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三省一市,共計41座城市。自2018年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該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的比重始終保持在24%左右,三省一市以4%的國土面積,創造了全國近四分之一的經濟總量。

根據四地政府工作報告披露的數據,2023年,上海GDP為4.72萬億元,江蘇GDP為12.82萬億元,浙江GDP為8.26萬億元,安徽GDP為4.71萬億元。長三角地區經濟總量突破30萬億元大關,增長5.7%。其中浙江、江蘇和安徽三省份2023年增速都跑贏了全國。

三省一市都有鮮明標簽。

在上海,對外開放的紅利正在持續釋放。第六屆進博會成功舉辦,企業展規模、展商數量、意向成交額均創歷年之最,按年計意向成交金額達784.1億美元、比上屆增長6.7%﹔全年實際使用外資連續四年超過200億美元,新設外資企業增長38.3%﹔進出口總值4.21萬億元人民幣,已連續3年破4萬億元大關,2023年還創下了歷史新高,較2022年同比增長0.7%。

在江蘇,發達市域經濟為高質量發展打下重要基礎。2023年,江蘇全省實現生產總值128222.2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8%。從經濟總量來看,江蘇擁有5座“萬億城市”,分別是蘇州、南京、無錫、南通、常州,其中蘇州GDP超過2萬億元,領跑全省﹔從經濟增速來看,最高的是連雲港市,增速為10.2%。

在浙江,民營經濟展現出獨特的韌性與活力。2023年,浙江省共有1860家企業進入上規模民企行列,較上一年增加473家,數量居全國第一,其中制造業企業佔比達60%。有108家企業上榜“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連續25年居全國首位。這些企業總營收87059.02億元,向全國納稅總額2834.48億元,吸納就業217.36萬人。

在安徽,科技創新正在成為金字招牌。安徽新獲批全國重點實驗室5家、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1家。高新技術企業數增長28%、總量居全國第8位,科技型中小企業數增長54%、總量居全國第7位,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9戶、總量居全國第8位。“科大硅谷”新入駐科技型企業846家、創新創業人才近萬人,設立海內外創新中心9家。

龍年伊始,“長三角有多拼”登上熱搜。2月18日,也就是春節假期后的第一個工作日,滬蘇浙皖同時召開“新春第一會”,聚焦優化營商環境、民營經濟等主題作出最新部署。

在四地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的GDP增速目標分別為5%左右、5%以上、5.5%左右和6%左右。圍繞長三角一體化,上海提出加快建設G60科創走廊、沿滬寧產業創新帶,合力打造長三角區域發展共同體﹔江蘇提出,規劃建設長江口產業創新協同區,推動沿海港口與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樞紐融合發展﹔浙江提出,加快建設長三角航空貨運樞紐、長三角中歐班列集結中心、通蘇嘉甬鐵路等項目﹔安徽提出,加強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啟動建設長三角(安徽)生態綠色康養基地。

2024年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六周年。新的機遇已經到來。3月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要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強化政策支持和改革賦權,進一步提升長三角區域創新能力、產業競爭力、發展能級,更好發揮先行探路、引領示范、輻射帶動作用。

粵港澳大灣區

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

“2023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廣東考察。他指出,粵港澳大灣區在全國新發展格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廣東要認真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為廣東深化改革開放的大機遇、大文章抓緊做實,擺在重中之重,以珠三角為主陣地,舉全省之力辦好這件大事,使粵港澳大灣區成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

粵港澳大灣區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廣東省的廣州、深圳、佛山、東莞、中山、珠海、江門、肇慶、惠州等珠三角九市。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5周年。5年來,這片面積5.6萬平方公裡、常住人口8000多萬的熱土,經濟總量從超10萬億元上升至超13萬億元,以不到全國1%的國土面積、6%的人口總量,創造出了全國11%的GDP。

根據統計部門數據,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地區生產總值的總額超過11.02萬億,地區生產總值最高的深圳已接近3.5萬億元,廣州的地區生產總值也首次突破3萬億元。從GDP增長率來看,對比2023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4.8%的增長率,深圳(6.0%)、佛山(5.0%)、惠州(5.6%)、中山(5.6%)、江門(5.5%)五座城市“跑贏”廣東全省。

在這裡,“硬聯通”日漸完善。廣深港高鐵、港珠澳大橋等粵港澳跨境交通基礎設施相繼建成,深中通道等跨珠江口通道建設加快推進,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加快形成。“港車北上”、“澳車北上”、“經珠港飛”等落地實施,約5300萬人次香港居民北上內地,其中4000萬人次通過深港口岸通關。

在這裡,“軟聯通”不斷深化。2023年以來,三地高層互動交流密切,廣東省與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共舉行了9次高層會晤,就深化粵港澳合作、共同推進大灣區建設達成發展共識。“一事三地、一策三地、一規三地”深入推進。港澳律師大灣區內地執業試點期限延長三年。全國首家“雙牌照”境外銀行正式落地。有超過20萬名港澳居民在粵工作發展,港澳居民在粵參加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累計34.65萬人次。

去年,廣東省的地區生產總值達到135673.16億元,同比增長4.8%,經濟總量連續35年居全國首位,並成為全國首個突破13萬億元的省份。展望2024年,廣東定下了GDP增速5%的目標,這也意味著,今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將突破14萬億元。

作為“13萬億大省”,廣東的經濟增量在哪裡?答案就是科技創新。2月18日,廣東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聚焦產業和科技互促雙強,全面提升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強能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當前,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在全球創新指數中的排名連續兩年位居全球第二。大灣區已集聚獨角獸企業達63家,約佔全國的五分之一,總價值約2萬億元,躋身世界最重要的科創中心之一。

2024年的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抓好粵港澳聯合實驗室建設,打造5G、集成電路、納米、生物醫藥等產業創新高地。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數據、雲計算等數字產業,抓好IPv6規模部署,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樞紐節點韶關數據中心集群建設。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布局一批概念驗証中心和中試平台,打造“有組織科研+有組織成果轉化”於一體的科技創新樞紐。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粵港澳應用數學中心等建設,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本版文/本報記者 董鑫 李岩 統籌/劉曉雪

數說

去年中國經濟增量超6萬億元

初步核算,2023年國內生產總值1260582億元,比上年增長5.2%。中國經濟增量超過6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穩步提高,2023年達到89358元,比上年增長5.4%。

貨物進出口總額417568億元,比上年增長0.2%,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了2.8%。

全年糧食產量69541萬噸,增產1.3%。

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1%。

就業形勢總體改善,全年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比上年下降0.4個百分點。

物價總體保持溫和上漲,全年CPI上漲0.2%。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471495億元。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509708億元。

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33278億元。

新能源汽車產量944.3萬輛,比上年增長30.3%,產銷量均為世界第一﹔電動載人汽車出口量增長67.1%。

(責編:郝帥、李楠樺)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