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江辣條推進轉型升級 走出現代產業發展新路子

和面、擠壓熟化、拌料調味……經過一台台自動化生產設備,面粉迅速“化身”為一根根麻辣鮮香的辣條。
走進位於湖南省平江縣的湖南麻辣王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器正飛速運轉。自正月初七復工復產以來,公司4條生產線保持滿負荷運轉,每天可生產約200噸辣條。“春節期間辣條消費‘熱辣滾燙’,我們的訂單已經排到3月底。”湖南麻辣王子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滿良介紹。
“2023年,公司產品銷售額達10.92億元,納稅超1億元,今年目標是將銷售額做到15億元。”李滿良說,企業擴建的“年產25萬噸辣條產業園”項目已開工建設,預計一期將在今年底投產。
小小的辣條,已經成為平江縣域經濟發展的一抹亮色。如今,被稱為“中國辣條之鄉”的平江縣,共有辣條企業116家,年產值200余億元,辣條產業提供了10.2萬余個就業崗位。
曾被質疑“不衛生”“不健康”的辣條,何以強勢“突圍”、持續釋放經濟增長活力?記者採訪發現,當地積極推進辣條產業向標准化、智能化、健康化轉型升級,逐漸撕掉辣條的負面標簽,走出現代產業發展新路子。
2020年以來,平江縣關停低端車間30家,改造升級食品企業176家,加速淘汰小作坊、低端車間,推動產業從“野蠻生長”走向規范化。
如今,平江辣條企業面貌煥然一新。在潔淨車間裡,自動化、智能化設備精准控制著濕度、溫度參數和原料配比,確保辣條生產過程干淨、衛生。
在辣條行業摸爬滾打20多年的李滿良,如今已從小工廠的“好把式”成為管理現代企業的技術專家。“過去辣條‘賣口味’,現在更要‘賣科技’‘賣健康’。”在李滿良看來,強研發成為業界共識,“我們公司每年要拿出佔營收近3%的資金用於產品口味、工藝等的技術研發。”
走上健康發展的快車道,平江縣還積極引導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展開“產學研”深度合作,為辣條研發、設備升級等培養專業化人才。
2023年7月,平江縣職業技術學校與企業合作共建的“辣條專業班”首屆學生正式畢業,畢業生張祺如今在一家企業的辣條生產車間擔任技術員。
“小時候吃辣條,要躲著家長偷偷吃。現在到辣條企業工作,家人都非常支持。”張祺說,隨著平江辣條知名度的不斷攀升,從事辣條相關行業成為不少年輕人的選擇。
一根辣條,凝聚了生產者和消費者的信心,讓以辣條為代表的休閑食品產業在平江縣活力涌動,大放異彩。
“2023年,平江食品產業產值達400.7億元,同比增長14.8%。其中辣條、醬干、方便面、風味小魚等休閑食品產值佔比超九成。”平江縣委常委、副縣長仇文娟說,接下來將推進休閑食品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在支持企業強化科技研發、優化工藝流程、拓展銷售渠道等方面持續發力,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動能。(記者張格、謝奔、陳澤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代表委員這YOUNG說:心懷熱愛 循夢而行
- 如果你是高考生 會如何選擇大學專業? 假如你剛畢業 會選擇哪個行業發展? 倘若有機會回到過去 你會對20歲的自己說什麼? 歷盡千帆,不負韶華 關於青春 7位代表委員 回憶滿滿 對話中 他們 聊熱愛 聊選擇 聊成長 用切身經歷和行動 堅定為發展“代言” 並在對青春的向往和期待中 向年輕朋友 發出未來的邀約 制作指導:李佳、高子龍 策劃/採訪:王仁宏 制作/設計:史新培、張晗 對話企業家·“看准了 抓緊干”系列報道: 周鴻祎委員:以“雲”賦“惠” 讓更多中小企業走好數智轉型“第一步” 耿福能代表:以科技創新為引擎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中醫藥產業發展 曹鵬委員:夯實國產化算力底座 加速企業數智化升級 黃敏利委員: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護航制造業“加速跑” 張興海委員:緊抓新能源、智能網聯機遇 護航中國汽車高質量出海 李東生代表:追“智”逐“新” 推動高清顯示產業能級加速躍升 胡成中代表:搶抓出海新機遇 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步伐 賈少謙代表:堅持科創強投入 助力傳統產業“發新芽、開新路” 點擊進入欄目專頁.…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