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標准良田裡繪“豐”景
【智慧春耕】
◎本報記者 陳汝健 韓 榮 孫 越
地綿萬裡逐春光,麥苗青青展新顏。
春耕備耕正當時,科技日報記者驅車穿越河北、河南和山西的高標准農田示范區,沿途地平野闊,溝通渠暢,農田監測站和大型噴灌設備林立田間,處處呈現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景象。
隨著我國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各地掀起了高標准農田建設熱潮。田成方、林成網、電安全、智共享……這樣的高標准“標配”讓一方方糧田真正變成了良田。
高標准孕育新希望
“砰砰砰……”
3月13日,在河北省高碑店市半壁店村農田裡,一台開溝機正在開挖全自動地埋噴灌管道溝。說話間,一條深1.3米、寬0.15米的管道溝挖掘完成。
“這種水肥一體機噴灌頭埋在地下0.4米處,澆水時水壓將其頂出地面。設備的智能性,讓田間耕種與管理更便利。”半壁店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龐國寬告訴記者,該設施建成后,將支撐起村裡150畝農田澆灌。
“這與傳統的滴灌設施相比,不僅節約了水肥和人工,還能實現平衡施肥。”在農田改造提升現場,高碑店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夏廣明自豪地說,“這是當前建設高標准農田的‘高配’。”
在河南省西平縣高標准農田示范區麥田裡,記者看到,這裡溝渠縱橫交錯,平移式水肥一體化噴灌機與田間溝渠相連。
“這片1.2萬畝的麥田,由我們統一流轉、投資和運營。”河南水投柏農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台曉林介紹,高標准農田建設讓這片原先旱不能澆、澇不能排的“望天田”變成了高產穩產麥田。
台曉林邊檢修噴灌機邊對記者笑言:“改造后的麥田畝均增產300多斤,這一片就是300多萬斤。”
高科技賦能新增長
土壤墒情監測、病情信息監測、虫情信息監測……這是記者在高碑店市方官高標准農田智慧監測站裡看到的現代種田“黑科技”。
“我們建了3個這樣的監測站。”夏廣明嘗到了通過科技挖掘糧食增產潛力的甜頭,他告訴記者,今年將再建2個監測站。
“向科技要單產是增加糧食產量的根本出路。”河北省農業農村廳農田建設管理處處長唐世民告訴記者,在高標准農田建設中,河北不僅著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設施,還添加了智慧農業元素。
在河北省曲陽縣西流徳村集中連片麥田裡,記者看到一台正在加緊調試的中心支軸噴灌機。
“手機就能遠程操控這台設備完成周邊1500畝農田的噴灌。”太行城鄉建設集團高標准農田項目指揮部負責人陳冬兵告訴記者。如今,手機成了種田新“農具”。而智能噴灌設備,讓我國集中連片農田的噴洒效率更高、更均勻、更節省人力。
農田輸配電是我國高標准農田建設重中之重。在高碑店市軍庄村高標准農田配電施工現場,記者看到幾名供電人員正在組立電杆、安裝引線、緊固螺栓……
“這是為軍庄村千余畝農田增容的農灌變壓器。”國網高碑店市供電公司新城供電所所長張建永說,改造后,能為大型伸縮式噴灌機提供強勁電能支撐。
“現在的農田是‘聰明田’。”河南省鄲城縣種糧大戶王雷指著改造后的農田說,田間有物聯網控制中心、氣象觀測站等,這些都是他糧食增產穩產的“法寶”。
高效能釋放新活力
去年,龐國寬有了一個新身份——高碑店市高農土地合作社聯合社理事長。他笑盈盈地告訴記者,聯合社托管了6個村的3100畝土地,實現了“小田”變“大田”。
“大田可以推平田埂。”龐國寬說,這意味著擴展了農田面積,“這在之前是不敢想的事。”
龐國寬的“規模種糧”,正是高碑店市探索黨建引領高標准農田建設的新模式。
“我們通過支部引領了合作社與高標准農田建設的深度結合。”高碑店市方官鎮黨委書記崔愛民說,他們以此新增糧食生產能力和產值15%以上。
與高碑店市一樣,山西省翼城縣創新實施了“高標准農田+土地流轉”模式,變“碎片經營”為“規模發展”。
2023年,翼城縣新增土地流轉面積1萬畝,土地經營權流轉總面積達3萬畝,累計“減壟增地”300畝,在4個種糧大戶集中連片流轉區域建設高標准農田5000畝。
“我國的高標准農田建設,要體現在耕地肥力恢復和地力提升上,更要將‘地’與‘技’有機融合起來。”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李建平說,隻有突破糧田重大科技瓶頸,補足土地“短板”,才能提高我國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