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東方》
春分享春光 賞花游帶動“春日經濟”活力十足
春已至,花已開。在和煦的春風中,我們迎來了春分節氣,一年一度的賞花季也如約而至。
廣西桂林油菜花海如金色地毯鋪滿大地。汪卓珺攝
北京三裡河公園內春桃競相開放。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江蘇蘇州網師園玉蘭一樹繁花迎春來。圖片來源於視覺中國
穿上漢服來一場沉浸式“國風賞花”、去川西賞梨花同時深入藏區體驗地道藏式生活……今年以來,在一片花海、一襲漢服、一方天幕背后,全國各地圍繞“賞花+”上新多種新玩法,“春日經濟”熱力十足。
某在線旅游平台數據顯示,平台上“賞花”搜索熱度近一周環比上漲330%。3月以來,賞花景區門票日均預訂量同比增長近50%。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賞花+文化”等特色春季旅行受熱捧,各地也順應“春日經濟”消費趨勢,推出形式多樣的惠民活動。
整個春季旅游期間,湖北發放200萬張文旅惠民券﹔3月10日至4月30日,穿漢服的游客在漢中游覽龍頭山、興漢勝境、華陽、黎坪四景區可免門票﹔杭州七裡揚帆、大慈岩、靈棲洞、新葉古村、好運島景區面向全國全日制在校大學生免門票。
“穿上仙氣飄飄的漢服,發間別上粉嫩剔透的花瓣,路徑花林,一身落英繽紛,好像古言小說中的唯美鏡頭。”有游客在武漢夜賞櫻花時說道。
游園賞春,“新中式”穿搭與中式建筑相得益彰,約拍、旅拍等消費形式也隨之走俏。服裝租賃商家提前上新馬面裙、簪花等爆款服裝服飾,並推出拍攝套餐。“訂單比去年多了50%。”有商家表示。
隨著物質條件日益提升,人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不斷增長,催生了更廣闊的文旅消費市場,以“國潮”為代表的傳統文化創意產業應運而生。
“國潮”服飾的走紅是消費者與傳統文化的“雙向奔赴”。東華大學教授、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副主席卞向陽認為,“國潮”制造和品牌體系正加快成長,並受到廣大消費者認同。
全國各地可順應消費節奏、因勢而為,開拓更多更豐富的場景、提供更多更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提升“春日經濟”的底色和成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