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尺素金聲︱“中國綠色產品出口損害他國經濟”?純屬無稽之談!

2024年04月25日17:13 |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小字號

近期,一些美方人士炒作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的論調,宣稱“中國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綠色產能過剩,中方為消化過剩產能,大量出口導致市場扭曲,損害他國經濟。”

事實究竟怎樣?我們不妨先走進中國廣交會,看看這個觀察國際貿易的風向標。

4月15日至19日,以“先進制造”為主題的廣交會第一期成功舉辦,其中新能源汽車及智慧出行展區人流涌動、熙熙攘攘。

“新能源汽車已經在全球形成潮流,中國是全球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導者,所以我們希望在這裡採購更多新能源汽車產品。”來自歐洲的採購商埃利頓說。

“全世界都對中國綠色技術感興趣。”美國進口商史蒂文·塞利科夫直言,他很願意在中國尋找商業機會。

截至4月19日,來自全球212個國家和地區的125440名境外採購商線下參會,比上屆同期增長23.2%。其中,歐美採購商22694人,佔18.1%。

一邊是有關國家一些人士聲稱“中國綠色產能過剩損害他國經濟”,一邊是“全世界都對中國綠色技術感興趣”的事實。兩者反差鮮明,真相不言自明。

產能過剩,是指市場供給大於需求。但事實上,從全球發展趨勢來看,隨著氣候變化影響加劇,各國積極探索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已有130多個國家宣布到21世紀中葉實現淨零排放目標,綠色貿易將成為未來全球貿易增長的新引擎。根據國際能源署測算,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達4500萬輛,是2022年的4倍多﹔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需求將達到820吉瓦,是2022年的約4倍。

也就是說,當前綠色產能不是過剩,而是嚴重不足,何來“過剩”一說?

再從經濟規律看。按照比較優勢理論,如果一國能夠以更低成本生產某種產品,其他國家不應設置關稅壁壘,而是應該進口這一產品,同時出口自己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

今天的中國,發展綠色產業、拓展綠色貿易,是順應全球發展大勢的選擇,以光伏、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產品在全球市場確實形成了一定競爭優勢,這有助於世界各國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目標。

中國對世界經濟的綠色貢獻實實在在。在世界經濟增長乏力和通脹高企的背景下,中國充分發揮完整產業鏈優勢,向世界提供以“新三樣”為代表的質量好、效率高、價格公道的綠色產品,不僅緩解了全球通脹壓力,也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提供有力支撐。中國的綠色產能是全球綠色發展的優質產能、稀缺產能。

來看一組數據: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5.1億千瓦,中國的貢獻超過一半﹔中國高質量的清潔能源產品出口到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國還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綠色能源項目合作,有效解決了有關國家和地區用電難、用電貴等問題。國際可再生能源署報告指出,過去十年,全球風電和光伏發電項目平均度電成本分別累計下降超過60%和80%,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歸功於中國創新、中國制造、中國工程。

英國致同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奧力·鴻馳坦言:“中國產品為全球市場帶來巨大機遇,而不是威脅。全世界都在分享中國綠色發展帶來的市場紅利。”

瑞士《新蘇黎世報》首席經濟學家彼得·費舍爾日前刊文指出,“西方圍繞中國‘產能過剩’的抱怨實際上是虛偽與短視的。”“如果西方能夠購買到價格適宜的光伏產品、風能產品,或者如果來自中國的富有創新性的電動汽車能夠促使歐洲制造商加快創新步伐,這都將是消費者樂於見到的。”

在諸多事實面前,中國新能源“產能過剩”這一謬論自然不攻自破。需要警惕的是,面對具有比較優勢的中國新能源產業自主創新成果,美方一些人士所思考的並不是各取所需、取長補短,而是想方設法打棍子、扣帽子,其背后的逆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令人擔憂。

這些年來,從“中國威脅論”到“中國沖擊論”,再到“產能過剩論”,有關國家一些人不斷構建“中國威脅敘事”的變體,這些論調無一例外是將經貿問題泛政治化,搞貿易限制,扭曲市場秩序,既不利於提高生產效率,也不利於本國和全球消費者。

國際有識之士指出,“產能過剩論”為保護主義提供了借口,這一論調對全球貿易而言是潛在的危險。其目的是為了遏制以中國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的科技發展和產業升級,以不正當手段維護有關國家在全球的經濟霸權。這注定是不得人心的。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今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又一次強調,“我們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深化改革開放”。一個持續發展、更加開放的中國必將為全球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唯有世界各國攜手並進,才能唱響全人類共同發展的和美樂章。

(責編:趙欣悅、劉軍濤)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