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過剩的不是產能,是西方的傲慢與焦慮

2024年04月27日09:01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中新網4月27日電 近期,美西方頻頻炒作中國“產能過剩”問題,凸顯美式霸權傲慢與“焦慮過剩”。實際上,許多中國產品出海后,受到全球多國消費者的歡迎與好評,頻頻“爆單”。歐美政客應該丟棄有色眼鏡,用客觀的眼光看待事實。他們應當看到的,是各國對中國產品的贊賞和青睞,而不是所謂“產能過剩”。

中國車企,“加大油門”

新加坡《聯合早報》關注到,這些年,中國車企紛紛加速海外布局,強調自主創新,“並不去理會美西方對所謂行業‘產能過剩’的擔憂。”

中國科技企業小米首款新能源汽車SU7發布后,路透社、美國《華爾街日報》等多家外媒表示高度關注,認為這是一款“具有競爭力的汽車”。

韓國媒體《每日經濟》發表文章稱,小米宣布進軍電動汽車領域,推出的SU7銷量比預期高出3至5倍。

報道稱,除了小米汽車,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制造商之一、中國知名國產車品牌比亞迪也備受關注,其在中國的多處展台,被訪客圍得水泄不通。

美國《華爾街日報》指出,中國電動汽車產業正在“加大油門”前進,一些新進入者已經擁有了很高的知名度,並在質量和價格方面享有盛譽。該媒體認為,這可能會重塑中國的高端電動汽車市場,最終或將重塑全球市場。

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稱,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九年位居全球第一。該媒體援引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稱,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11.5萬輛和20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8.2%和31.8%。

分析稱,隨著中國汽車工業進入全球化新時代,中國本土品牌的實力不斷增強,中國汽車走向世界舞台,也成為一種新趨勢。

中國制造,訂單火爆

隨著2024年巴黎奧運會的臨近,素有“世界超市”之稱的浙江省義烏市,越來越熱鬧。

在義烏國際商貿城,法國國旗配色的助威棒、款式豐富的獎杯獎牌……不少新產品都極具法國特色,訂單火爆。

義烏海關數據顯示,2024年1月至2月,義烏對法國的出口額達到5.4億元人民幣,較2023年同期增長42%,其中體育用品出口額同比增長70.5%,增幅驚人。

美國《美洲季刊》指出,從智能手機、電腦,到汽車、共享單車和無人機等,中國消費品正在拉丁美洲市場站穩腳跟,聯想電腦、格力電器等,都是拉美人十分喜歡的中國品牌。

在巴西,中國企業加工生產的綠色智能家居數碼產品,也贏得了當地消費者的青睞。巴西電子電器協會(Eletros)首席執行官納西門托表示,中國制造的產品通過技術創新實現了綠色環保,在巴西市場上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誰底氣不足,“焦慮過剩”?

中國國貨出海后好評不斷,“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更是一步步走向廣闊世界舞台。然而,美方卻不斷指責中國“產能過剩”,攻擊中國新能源產品“扭曲全球市場”。這實際上也暴露了美國自身的底氣不足。

彭博社近日援引全球風能理事會報告指出,在美國,風電場幾乎每個復雜部件的本地供應鏈都遇到瓶頸﹔在歐洲,同樣的短缺現象將在今明兩年開始蔓延。

彭博社進一步指出,歐美國家風能發展滯后的根源是“對未來供應鏈能力的投資長期不足”,而這種不確定性是由政策的猶豫不決以及相關審批工作的延誤等因素造成的,其結果就是,“隻有在中國,才有足夠的供應鏈來保持風能的增長”。

還有分析指出,當前,新能源相關產能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對新能源產品的潛在需求巨大。

以新能源汽車為例,根據國際能源署測算,要實現碳中和目標,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需求量將達4500萬輛,光伏新增裝機需求將達820吉瓦,分別約是2022年的4.5倍和4倍。

針對近期一些西方國家頻頻指責中國“產能過剩”,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表示,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論只是為保護主義提供借口,限制中國電動汽車等新能源產品的出口,隻會造成多輸的局面。

“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願與各方一道堅持公平競爭,實現互利共贏。希望有關國家秉持開放心態,切實遵守市場經濟原則和國際經貿規則,為中國企業提供公平、透明、開放、非歧視的營商環境。”汪文斌說。

(責編:王震、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