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十年協同發展譜新篇”系列報道三
群眾幸福感不斷提升 京津冀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取得積極成效
京津冀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已有十年,生態環境保護是三大率先突破的重點領域之一。在過去的十年裡,山水相連、地域相接的京津冀地區爬坡過坎、攻堅克難,深入開展聯防聯治,區域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提升。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實施十年來,取得了一系列標志性成果。”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區域合作室主任、研究員劉保奎在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令他感受最為直接和深刻的是區域生態環境聯防聯治取得的重大進展,這些成果大大增進了居民生活福祉。
“這裡的空氣和景色都非常好,剛才我們在河邊散步,感覺心曠神怡。”一位北京市通州區的居民向記者表示,從排水溝到“生態河”,近幾年大運河水環境、水生態、水景觀有了明顯變化。近年來,京津冀三地共同治理運河生態、推動旅游通航、加強水資源聯調聯控,使大運河成為京津冀地區重要的生態廊道。
記者注意到,在清明節前夕,北京市通州區還以大運河申遺成功十周年及京津冀協同發展十周年為契機,推出了三條以“賞花+”為主題的清明踏青特色打卡路線,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游玩。既傳遞了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自然之美、生態之美、人文之美,又展示了京津冀三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方面的積極成效。
劉保奎進一步介紹,在水環境治理方面,京冀兩地政府還先后簽署了兩輪次橫向生態補償協議,加強密雲水庫、官廳水庫上游生態保護,建立白洋澱流域跨省(市)界河流水污染防治工作機制。三地水環境全面消除劣V類斷面,北京市密雲水庫、懷柔雁棲湖入選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
在京津冀生態環境保護協同發展中,大氣污染一直是率先突破的最重要一環。北京市生態環境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PM2.5年均濃度與2013年相比,降幅分別達到64.2%、57.3%、64.3%。2023年,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重污染天數分別較2013年減少50天、37天和69天,且污染程度明顯減輕。
“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三地主要大氣污染物濃度大幅下降,重污染天數明顯減少。”劉保奎表示,這得益於三地共同採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具體包括聯合立法、統一規劃、統一標准、協同治污,推進能源、產業、交通運輸等結構優化,共同開展秋冬季大氣污染攻堅行動,建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定期開展預報會商等。
在過去的十年裡,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畫卷在京畿大地逐步鋪展開來。劉保奎表示,總體上講,京津冀協同發展的經驗可概括為四點:一是統一思想,高位推動﹔二是錨定目標,久久為功﹔三是打破“一畝三分地”思維定勢﹔四是重點領域先行。在未來,這些成功經驗將為我國推動區域重大戰略實施、促進區域合作提供有益參考。(實習生張藝弛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閱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