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武漢大學南北極科考團隊:用青春丈量冰封之地

2024年05月08日09:16 | 來源:新華社
小字號

新華社武漢5月6日電(記者李鵬翔 侯文坤)1.74米的身高、110斤的體重,戴著一副大框眼鏡……初見25歲的褚馨德,很難將眼前身形單薄的年輕人與條件艱苦的極地科考聯系起來。隻有那因晒傷而至今發紅的鼻尖在提醒,他剛在南極經歷了約3個月的雨雪風霜。

褚馨德是武漢大學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博士生。去年,作為中國第4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一員,他第一次踏上南極大陸,負責執行格羅夫山無人機航測及隕石分布航空調查任務。

打鑽、切冰芯、採樣、找隕石、飛無人機……在南極,褚馨德面對的是最低零下30℃的低溫和最高10級大風的惡劣環境,作業難度陡增。因要通過屏幕來觀察和操作無人機,戴口罩時眼鏡容易起霧,戴手套操作又不夠靈敏,他有時不得不把手和口、鼻等部位暴露在低溫、強風、強紫外線環境下,幾乎失去知覺。

褚馨德是武漢大學南北極科學考察團隊的“新成員”。該團隊成立於1984年,是以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為主體組建的多學科科學考察團隊。自1984年鄂棟臣教授參加中國首次南極考察以來,團隊先后有近200人次參與了39次南極科考和17次北極科考,是我國參加極地考察最早、次數最多、派出科考隊員最多的高校團隊。

40年來,團隊參與了每一個中國南極考察站的創建工作,繪制我國第一張南極地形圖,命名第一個中國南極地名,出版我國第一部南北極地圖集,建立中國境外第一個北斗監測站……

榮耀背后,並非坦途。

南極壯美,卻凶險。鄂棟臣教授參加中國首次南極考察時曾簽下“生死狀”﹔楊元德教授曾半個身子掉進冰縫,幸虧救援及時﹔周春霞教授乘坐的橡皮艇遇大風浪,差點翻覆……距上一次極地科考已過去10余年,但周春霞回想起一次次完成觀測任務的驚險仍記憶猶新。“嚴酷環境下,科研作業險象環生,不少隊員是從南極野外撿回了一條命,也有人落下凍傷等毛病。”她說。

極地科考充滿挑戰,也孕育機遇。533天,麻源源的三年博士生生涯一半在南極,發表了兩篇SCI論文﹔克服極寒、缺氧,張勝凱副教授和隊友28天挺進1200多公裡,登上南極內陸冰蓋最高點冰穹A並測定其精確位置和高程﹔歷經16次極地考察,艾鬆濤教授和團隊研發出我國第一個極地考察管理信息系統……

極地研究周期長、難度大,與一些熱門學科相比,冷門且小眾。這個團隊卻有一代又一代師生接力奔赴險地。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主任張小紅第一次參加南極科學考察時23歲,如今已年近五旬。在他看來,年輕人接棒用青春丈量冰封之地的背后是傳承。

“去過極地的老師和前輩總和我們分享那裡的故事,也讓我莫名有了憧憬。”耳濡目染下,一批批武大師生投身極地科考事業,27歲的中國南極測繪研究中心研究助理耿通便是其中之一,並在去年底踏上南極。

根據科研任務,耿通和隊友在南極昆侖站附近區域布設了100個地震儀。長時間在極寒環境下作業,他的右手被凍傷。醫生要求他立刻停止作業,否則嚴重的話要截肢。“當時非常猶豫,怕耽誤任務。醫生多次勸阻下,我休息了幾天就趕緊又投入工作。”耿通說,雖然很苦很累很難,可當自己在昆侖站前親手升起國旗,感覺一切都值得。

在冰封之地接續砥礪奮斗40載,團隊從建立東西南極測繪基准開始,測繪出覆蓋近30萬平方千米的地圖,命名了359個中國南極地名。同時,探索出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極地信息化測繪技術體系,為我國極地科考提供保障。

這40年,團隊也見証了我國極地科考基礎設施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升。以前執行任務基本靠走,打電話、上網都很難。如今,通訊便捷了,用於科考的船、飛機、基地等保障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國產化、智能化裝備投入使用。

“胸懷‘國之大者’,我們將用國家的大事業磨礪青年的真本領,為我國從極地考察大國向極地考察強國邁進而接續奮斗。”張小紅說。

(責編:王震、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