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首批建設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

2024年06月06日12:56 | 來源:中國網
小字號

原標題:河套合作區首批建設項目實現又一裡程碑進展 河套壹號成功封頂“破繭成蝶” - 中國網

6月5日,承載著喜悅和祝福的無人機從6樓活動現場飛向200米樓頂澆灌混凝土,作為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首批建設項目之一,河套壹號(原名:深港科創綜合服務中心)以別出生面的創新形式封頂。河套壹號此次喜封金頂“破繭成蝶”,標志著河套合作區又一重大項目建設取得裡程碑進展,是深圳園區籌集優質空間的標志節點,更是貫徹落實《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的有力措施。

本次活動由河套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署、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指導,深圳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發展有限公司主辦,中鐵建工集團有限公司承辦。深圳市國資委副主任張鋒、河套發展署副署長余杰、福田區副區長余楓、深投控總工程師王戈、深港科創公司董事長丁海成、深福保集團董事長謝濤、香港港深創科園公司行政總裁馬惟善、深港科創公司總裁吳寅驍、中鐵建工集團副總經理賈國明、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新加坡工程院院士連勇等領導和嘉賓出席活動。市、區相關單位領導,各參建單位及擬入駐機構代表等也參加了本次活動。

成功封頂凸顯國企擔當

河套合作區地處深港兩座城市的中心位置,河套壹號是河套合作區的形象門戶,也是深圳城市中軸線上面向香港的形象門戶。作為深圳園區首批重點建設項目,河套壹號兼具總部辦公、科創投資、科技展示、產業配套等功能,由已故的建筑屆最高榮譽普裡茲克獎獲得者英國“高技派”大師理查德羅杰斯傾力設計,賦予了它“雲上蝴蝶”的天才設計,為深港之交、城市中軸留下了一幅封面般的寫意畫。

自項目開工以來,在政府及相關部門、股東單位的指導支持下,深港科創公司按照“出手不凡”“國際一流”的指示要求,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精神狀態,高標准設計、高質量施工、精細化管理,與中鐵建工等參建單位一道,攻關解決了52°斜向柱、豎向轉換,裸露鋼結構外挂觀光電梯等國內尚無參考案例的技術難題,保質保量完成各項建設任務,如期實現項目全面封頂的節點目標,凸顯深港科創公司使命必達的國企擔當,展示《河套規劃》發布一周年階段性成果,推動合作區提速建設取得重要進展。

合作區首批建設項目實現裡程碑進展

賈國明在致辭中要求項目全體參建員工戒驕戒躁,對后續工程繼續保持高度的責任心,科學組織、精心施工,發揚專業高效、優質履約精神,做到一次成優、全面創優,努力打造優質、卓越的標杆工程,助力河套壹號化繭成蝶,將理查德·羅杰斯大師“雲上蝴蝶”的設計之美完美呈現在世人面前。

丁海成在致辭中向一直關心、支持公司發展和項目建設的單位和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他表示,今天的封頂活動標志著河套壹號項目跨入新的階段。在河套壹號項目現場,我們深刻感受獨領風騷的深圳改革開放人文美、享譽國際的高技派建筑美和肩負使命發展先進科技的國家力量美的激蕩交融。我們將積極履行好合作區建設運營主體責任,充分利用和挖掘合作區跨境優勢,持續提升園區運營服務水平,高標准打造科技創新生態,全力服務合作區科技創新、制度創新和產業創新,將河套壹號項目打造成為實至名歸的集總部辦公、科創配套、科技展示、公共服務於一體的深圳中軸封面資產,推動合作區又好又快高質量發展。

王戈在致辭中表示,河套壹號項目順利實現封頂標志著園區建設取得突破進展、進入全新階段,我們將繼續發揮股東作用和資源優勢,支持深港科創公司高標准建設運營,全力推進招商蓄客和資源導入,加快集聚國際高端創新要素資源,構建完善深港協同創新生態體系,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貢獻力量。

余杰在致辭中向深港科創公司和參建單位表示熱烈的祝賀。他表示,河套壹號項目是合作區深圳園區首批建設項目,今天的封頂標志著深圳園區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河套發展署將聚焦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圍繞“加快推動園區開發建設、加快聚集高端創新資源、加快推動重大成果轉移轉化、加快建立完備的體制機制”四個方面攻堅落實,努力推動合作區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科技園區,為深圳市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應有貢獻。

助力河套合作區打造世界級科研樞紐

隨著無人機代表希望和美好之沙在河套壹號樓頂灌注區緩緩洒落,封頂活動取得圓滿成功。河套壹號正式封頂,標志著合作區首批項目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

“這裡將會是企業家的福地、是科學家的主場、更是夢想家的樂土。”深港科創公司新聞發言人、副總裁華海寧在現場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熱忱歡迎全世界的朋友們入駐園區、落戶河套。封頂不僅是一個重要節點,更是一段新征程的開始,接下來,深港科創公司將在河套發展署的指導下,積極開展資源導入工作,吸引國際頂尖科研機構和企業入駐,提供一流服務、營造一流生態,助力河套合作區打造世界級科研樞紐。

(責編:董童、楊迪)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