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青年技師逐夢航天 攀登智造技能高峰

2024年06月08日08:27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青年技師逐夢航天 攀登智造技能高峰

航天石墨套管的打磨精確到0.05毫米,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二八三廠最年輕的全國技能冠軍胡興盛,見証了其生產過程從“人力做工”到“機器出品”的跨越式突破。

二八三廠智能化生產車間運轉著形式各樣的航天制造裝備,有不少發明創造出自這位年僅25歲、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最美職工”等榮譽的青年技師之手。

航天這兩個字,對於胡興盛來說,非常具有感召力,“能把自己天馬行空的想法變為現實,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

18歲那年,中專畢業的胡興盛進入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學習,主修電子電氣應用與維修和數控技術專業。在技校注重實踐的濃厚氛圍裡,他逐漸對研制航天零件產生了興趣,學習心態也發生了轉變,“以前是被動學習,不知道為什麼而學,后來‘開竅了’,想通過主動學習証明自己”。

在校期間,胡興盛努力提升技術,多次參加山西省各類技能大賽,取得了優異成績。畢業后,胡興盛選擇加入航天事業,成為航天裝配廠的一名數控維修工。

真正走進大國重器的生產車間,原本躊躇滿志的小伙子卻顯得畏手畏腳,“航天產品價值高,裝配難度大,稍不注意就會導致嚴重的后果”,胡興盛時常擔憂因為自己的失誤影響全隊的操作速度。彼時,一位老師傅猜透了他的心思,耐心勸慰他,“如果因為難度大而不敢嘗試,這些航天產品如何按時交付?國家航天事業如何發展?”老師傅的話讓胡興盛吃了顆“定心丸”。

剛入職不久的他參加了航天科工集團數控機床裝調維修工的比賽,並沒有取得好成績。“這給了我當頭一棒,說明我的技術還遠遠不夠”,胡興盛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不足,面對挑戰反而激發了他攻克難題的斗志。

經過沉澱后,他參加第七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數控機床裝調工”賽項。兩個月的集訓裡,胡興盛歷經成百上千次練習,對每一個考點詳細分析,白天進行項目實操訓練,晚上學習理論知識,最終一舉奪冠,評委們評價他“全場動作最規范”。

“隻有技能好,才能做好弓箭”,胡興盛始終堅守這樣的信念。隨著智能航天的不斷發展,胡興盛將工作重心落在航天制造裝備的提質創新上。他和同事們組建了“創客”團隊,根據工作中遇到的實際需求發明創造,對生產線進行智能化迭代更新。

“通俗點說,我們的工作就是為航天裝備加buff”,胡興盛介紹,石墨套管自動打磨裝置便是其中的一項典型成果。

石墨套管打磨是航天生產中一道重要的工序,精度要求精確到0.05毫米,比一根頭發絲還要細。“以前打磨隻能依靠人工,打磨一件產品最快也需要40分鐘,不僅耗費人力、時間,還容易磨廢”,因此,胡興盛認真思索:到底怎樣才能夠對傳統的石墨套管打磨方式予以改進?

由於沒有經驗可以借鑒,胡興盛隻得“摸著石頭過河”。經過一次次的嘗試和改進,胡興盛最終尋覓到一種金剛石磨具,“不但磨削穩定性良好,耐磨壽命還非常長久”。另外,對於磨削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問題,胡興盛借助3D打印技術加以解決,效果顯著。此后他又研制了自動化軸承涂脂設備,改變了現有人工涂脂方式,效率大大提升。

智造航天重器,筑夢航天強國,每當一個航天產品順利交付,胡興盛都心懷期許,“我們離天空更近了一步”,他說,“能把青春揮洒在航天事業裡,是特別值得的事情”。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尚君 實習生 陳星宇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楊曦、李楠樺)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