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傳統項目更添“文藝范” 端午新潮消費熱力涌動

人民網記者 喬業瓊
2024年06月12日08:5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穿上心儀的漢服,沉浸式體驗一場龍舟賽,美美地吃上一口新包的粽子,再去打卡歷史文化名城、博物館……“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正是出游好時節。

從國潮到漢服,從文博到古鎮游,從市集到非遺,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創造性轉化和發展過程中,正潤物細無聲地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這個端午佳節,消費熱力如潮涌動,活力持續釋放。

端午節刮起“新中式”風

“來換裝的客人特別多,端午期間每天都營業到凌晨,生意火到忙不過來。”在陝西西安的長安十二時辰主題街區內,一家主營漢服妝造的店主說。

主打傳統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打卡博物館、體驗非遺、嘗鮮漢服妝造……今年端午,“新中式”風刮得格外熱,成為節日消費市場新晉流量密碼。

在江蘇六朝博物館的端午市集上,現場老師指導觀眾利用薄荷葉、麝香、迷迭香等十二味香料及工具制作青綠色端午祈福香囊﹔上海海昌海洋公園將傳統民俗落地特色端午,游客可以在園區體驗射五毒、投壺等傳統活動,還有非遺大師現場教學竹編香囊技藝。

“新中式”風滿載著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多位專家表示,瞄准消費新需求、新動向,從供需兩端持續發力,將有力推動消費市場持續回穩向好,有效支撐經濟平穩健康發展。

“新潮嗨玩”受年輕人歡迎

以傳統習俗作為靈感,很多地方推出了豐富多彩的創新體驗,讓年輕人感受到傳統民俗與新潮嗨玩的雙重樂趣,使傳統節日體驗更添趣味性。

湖南新田縣舉行“抓鴨子 迎端午”傳統端午民俗活動,引來眾多游客進入水中追逐抓鴨,體驗傳統民俗,品味中華文化,增添節日歡樂氣氛。

四川推出“百舟競渡迎端午”主題活動,配套打鐵花文藝快閃、草地露營音樂會等人氣活動,上新消費場景,頗受年輕人青睞。

今年端午小長假恰逢高考,也帶動了餐飲行業的熱度。上海某家餐館推出“祝你高粽”快閃活動,考生可免費制作“祝你高粽”艾草香包,在金榜題名祈福牆寫下心願,一時人氣滿滿。

當代年輕人更加注重商品或服務能夠滿足他們的個性需求,為個性化和情感化的消費體驗買單。他們參與特色傳統文化活動,表達自我、放鬆身心,讓節假日成為“悅己”的重要生活節點。

傳統項目更添“文藝范”

家門口挂起艾草花束。人民網記者 喬業瓊攝

家門口挂起艾草花束。人民網記者 喬業瓊攝

作為端午的傳統項目,賽龍舟、懸艾草、挂菖蒲等民俗活動必不可少,但今年更添“文藝范”。

以艾草為主角,配上菖蒲、黃鶯草、黃金球、香包、絲紙等,再貼上一張“端午安康”的小卡片,一捧艾草花束成為這個端午假期消費的“新寵”。天貓數據顯示,6月1日至10日,“艾草花束”日均搜索量同比漲超1700%,成交金額同比增長超2500%。

廣東佛山將消費空間與節俗文化深度融合,推出“龍船+研學”項目,讓青少年在親身體驗中深刻領略龍船文化的獨特魅力﹔屈原故裡湖北宜昌採用音舞詩畫的方式串聯展示古楚祭祀儀式,以節慶活動激活端午文化“一池春水”﹔依托當地深厚的戲劇文化底蘊,江西撫州推出採茶戲等特色節目……

端午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節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蘇劍建議,要在傳統項目基礎上,充分利用新技術和新的傳播方式,推出新的文化產品和商業模式,在激發消費潛力的同時,讓民俗節日更加深入人心。

(責編:喬業瓊、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