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數字技術重構智慧業態 新模式激發消費市場新活力

人民網記者 王紹紹
2024年06月20日08:52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線上線下齊發力,社區商店“上網”營業﹔電商平台推出各種活動,帶動新一輪購物潮﹔手機下單即刻配送,打造多元零售場景……近年來,數字零售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即時零售”商業模式成為零售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帶動消費市場不斷釋放新潛能,助力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

隨著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數字化已經深入滲透到零售行業的方方面面,消費者的行為和購物習慣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9211億元,同比增長3.7%,比上月加快1.4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51%。分析人士表示,當前消費類型趨於多元化,服務消費規模明顯擴張,不斷形成消費的新格局。

從“外賣點餐”到“外賣點萬物”,作為連接線上線下,滿足消費者即時性、便利化需求的新消費模式,即時零售已進入提質升級新階段。餓了麼平台數據顯示,今年夏季,即時零售全品類整體銷售額環比增長顯著,冷藏奶和干脆小食等品類在即時零售渠道季度環比銷售額增速達到全渠道的2倍及以上。近年來,新零售平台服務半徑不斷擴大、服務客群不斷拓展,從生鮮蔬菜到零食飲料,從電子產品到日化美妝,越來越多商品通過即時零售的方式,更快送達消費者手中。

“數字經濟與實體零售融合,通過將數據作為核心生產要素,對商品的生產、流通與銷售過程進行了改造升級,重塑了農業與制造業的業態結構與產業鏈生態圈。”業內人士表示,新零售通過產業互聯網與消費互聯網融合、全鏈路數字化運營、線上線下一體化商品與服務體系,實現對人民美好需求的快速響應,有利於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

新零售平台為一二線城市的即時零售提供了服務保障,而傳統商超的“小店觸網”則為下沉市場帶來了消費新業態的潮流。與傳統零售相比,新型零售業態讓“信息多跑路”,極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流通效率。伴隨消費水平提升,即時零售呈現出從大城市向三四線城市、乃至縣城地區下沉的趨勢。業內專家認為,社交電商、垂直電商等新業態不斷涌現,即時配送零售等到家模式蓬勃發展,推動零售行業線上線下加速融合。線下零售主動擁抱線上,在方便消費者的同時,也把線上流量轉化成為新的訂單來源。

即時零售的發展基礎,在於末端配送能力的持續提升,“小時級”的履約能力是即時零售區別於其他電商模式的關鍵。當前,各地加快打造“一刻鐘生活圈”,構建相對成熟的末端配送體系,為即時零售提供了有力支撐。

陝西發布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實施方案,著力打造“十城百圈”,發展智能新零售,搭建供需對接平台,為社區居民提供全天候不間斷服務﹔江蘇順應居民消費新趨勢,精准補建便民商業設施,線下零售持續豐富,即時零售、無人零售、社區團購等多種社區商業新業態應運而生,形成城市社區的“智能商業圈”﹔廣西各地在試點社區周邊合理布局基礎保障類業態,引進、培育品質提升類業態,“一圈一策”打造新型社區商業新場景……

“在未來,即時零售的發展仍有很大潛力,智能物流將與即時零售步入協同化發展的新階段。”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表示,即時零售等新業態蓬勃發展,推動零售行業線上線下加速融合,有望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因此,要進一步完善行業標准,為即時配送行業健康發展營造良好環境。通過統籌推進現代流通體系建設,在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進一步促進消費潛力釋放、助力消費升級。(王檬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方經綸、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