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傳統產業如何鍛造新質生產力?——智博會探“新”記

2024年06月23日08:30 | 來源:新華網
小字號

原標題:傳統產業如何鍛造新質生產力?——智博會探“新”記

形態可掬的沖咖啡機器人、大型的全伺服自動沖壓生產線、蓋高樓猶如“搭積木”的造樓機……正在天津舉行的2024世界智能產業博覽會上,以“智”促“新”的場景扑面而來,數智技術正成為傳統產業鍛造新質生產力的引擎。

在中海油服展區,中國海油自主研發的高端完井系統——“海弘”完井工具模型吸引了不少觀眾。現場工作人員介紹,完井工具在井下長期工作可靠性要求高、應用場景多樣,中國海油通過多年制造工藝技術積累,打造“海弘”完井工具智慧工廠,集成了重載高精定位、多維傳感融合、視覺識別自動捕捉等多項尖端技術,能夠滿足多種完井工具產品的自動化、定制化生產。

來到天津城投集團的展廳,蓋高樓猶如“搭積木”的造樓機技術正在模擬建設柳林“智匯中心大廈”。“這樣一棟16層的建筑,使用‘造樓機’,從出地面到封頂,大概隻需要6月—8月的時間,這比使用傳統工藝,大約可以節省15%—20%的時間,施工安全度也提高了很多。”天津城投集團城更公司科技和產業發展部副部長周建超說。

不僅有智慧建造,在天津創業環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污水廠智慧運行管控平台前,污水處理各環節的信息躍然屏上。“通過全鏈路數據賦能,我們實時採集各環節生產數據,並通過智能算法,實現操作環節的自動決策,達到降本增效。”公司科技信息化中心信息化主管梁琛說。

在百利裝備的展區裡,一座高低起伏的山地沙盤引人注目,鑲嵌在山體內部的抽水蓄能電站生動地展示出了抽水蓄能的過程。“這套裝備可以在用電低谷時,將水從下游水庫抽至上游水庫,待到用電高峰再放水發電,就像一個大型的充電寶。”百利裝備集團副總經濟師、市場合作部部長姚成豪說。

據姚成豪介紹,這套裝備需要大量高精尖的水輪機組、閥門、變頻器、變壓器等集成,“我們打造抽水蓄能電站裝備技術創新聯合體,通過集團研發優勢,不斷對各環節進行優化升級,串珠成鏈,形成成套化裝備生產能力。”

在榮程集團展區停放著一輛藍白綠相間的氫能重卡,不遠處的氫能大數據平台上,氫能重卡運行情況、各加氫站運營數據、碳減排數據等信息一目了然。平台還可以作為氫能重卡版的打車軟件,提高車、貨匹配效率。

榮程新能集團副總經理蘇福源說,通過上下游協作,企業形成了貨運領域完整的氫氣制、儲、運、加、用產業鏈閉環,已累計投運氫能重卡359輛,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627噸。“今年7月底,我們還將投運200輛搭載自有品牌大功率燃料電池系統的氫能重卡。”

智能科技“加持”下,傳統制造業也在催生新的動力。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介紹,去年11月全面落成的聯想集團創新產業園(天津),利用數智化新IT技術,每9秒下線一台筆記本電腦,綜合生產效率提升了200%,產品不良率下降了30%,綜合能源消耗降低近10%。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吳朝暉表示,人工智能技術重建行業分工協作體系,多模態大模型、腦機融合、人形機器人等技術,將對制造、交通、教育、醫養等行業,產生顛覆性的影響,將深刻改變著現有的分工體系,將創造出全新的生產和生活模式。(新華社記者李亭)

(責編:王連香、李楠樺)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