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跨境電商再迎政策“紅包” 加速助力外貿結構優化

人民網記者 車柯蒙
2024年06月18日08:4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當前,跨境電商已經成為我國外貿發展的有生力量、國際貿易發展的重要趨勢。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2.38萬億元,增長15.6%,佔我國外貿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逐步提升。其中,出口1.83萬億元、增長19.6%,進口5483億元、增長3.9%。跨境電商的發展,一方面減少了中間環節,讓“買全球、賣全球”更便捷﹔另一方面也促進外貿結構優化、規模穩定。

跨境電商快速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有力支持。2021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即要求“積極推動海外倉發展,鼓勵傳統外貿企業、跨境電商和物流企業等參與海外倉建設”。2023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外貿穩規模優結構的意見》提出,“推動跨境電商健康持續創新發展”等。

日前,商務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海關總署等9部門印發《關於拓展跨境電商出口推進海外倉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推出15條舉措,旨在拓展跨境電商出口,優化海外倉布局,加快培育外貿新動能。

《意見》提出,加強相關基礎設施和物流體系建設。編制出台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業務退稅操作指引,進一步指導企業用好現行政策。

如何實現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配送時效“雙贏”,是跨境電商企業提質升級的關鍵點之一。海外倉憑借著批量運輸降低成本、提前備貨節省物流時間和本地退換提高消費者滿意度等靈活經營優勢,備受行業關注。

2023年11月,為更好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發展貿易新模式新業態,《關於在上海市創建“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的方案》正式發布。其中,“搭建海外倉綜合服務平台”成為擴大電子商務領域開放的重要舉措之一。

上海稅務部門積極跨前服務,深度參與建設海外倉綜合服務平台,圍繞跨境電商新業態,探索出口退稅服務新模式,為推動我國跨境電商貿易發展貢獻了經驗。

“我公司於2021年新開拓海外倉業務,對該業務的退稅辦理流程不甚了解,稅務部門幫助我們將退稅准備時間縮短50%以上,申報后兩三個工作日內就拿到了退稅款。”在上海,一家從事家用電子設備出口的跨境電商企業財務負責人劉青青表示。

記者了解到,上海稅務部門主動對接國際高標准經貿規則,發揮自貿區、綜保區的開放平台示范引領作用,深度研究航材保稅維修、國際船舶加注等業務,積極與海關、商委等部門商討,進一步推動內外貿一體化改革試點。

《意見》提出,鼓勵地方立足特色優勢支持傳統外貿企業發展跨境電商,建立線上線下融合、境內境外聯動的營銷服務體系。以廣東為例,記者了解到,2023年廣東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為8433億元,佔全國比重超過三分之一﹔其同比增長速度也達到25.2%,高於全國近10個百分點。2024年一季度,廣東跨境電商進出口總額突破2000億元,跨境電商整體仍然保持著強勁的增長勢頭,高速發展的跨境電商,成為外貿的新增長引擎。

據悉,為了扶持跨境電商產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廣東出台如“跨境電商10條”“海外倉11條”等一系列政策,廣州市也以全球跨境電商“三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持續開展“跨境電商+產業帶”系列活動,多管齊下助力廣州跨境電商高質量發展。

“要在海外市場佔有一席之地,需要更多現金流支持,稅務部門輔導下,我們累計收到了近900萬元出口退稅款。有了稅費優惠政策的扶持,讓我們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數字化轉型升級之路,提升搶灘海外市場的核心競爭力。”廣州市一家跨境電商企業負責人表示。

廣州市社會科學院城市國際化研究所所長姚陽認為,廣州擁有國際消費中心樞紐、國際綜合交通樞紐、國際交往中心樞紐、國際高端要素配置樞紐等多樞紐疊加的優勢,還有最完備最齊全的“商品生產體系和服務生態體系”全產業鏈。未來,跨境電商企業如何布局海外倉、建立海外綜合服務體系,是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

(責編:方經綸、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