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靶向發力推進“產業鏈引才”

7月1日,合肥工業大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畢業生鄧紫陽順利入職位於江西省九江市的江西晨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這一“牽手”得益於不久前九江在合肥工業大學舉辦的專場引才活動。
作為一家化工類企業,該公司所需的人才對專業性要求較高,以往招聘隻能靠自己去聯系高校。“這次活動由政府部門牽頭,化‘被動’招聘為‘主動’招聘,對企業而言,能更好地找到與崗位相匹配的人才。”公司行政總監葛利偉說。
九江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劉斌介紹,本次活動吸引合肥工業大學及周邊地區高校3000多名畢業生報名,收到簡歷1055份,其中8名博士生、36名碩士研究生與招聘單位達成意向。
城市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就招引什麼樣的人才。今年以來,江西聚焦本地產業發展需求,各設區市、縣(市、區)領導干部帶頭赴高校開展引才活動,在開展引才推介的同時,搭建地方和高校鏈接的平台,促成更多高校科技創新成果在各地轉化,推動更多產業人才項目在江西落地。
吉安、贛州、鷹潭等地以服務電子信息、新材料、有色金屬等當地重點產業發展為導向,帶著產業需求“走出去”,前往南昌大學、昆明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匹配度高、適配性強的高校,吸引人才在贛創新創業,讓高校和地方同頻共振。
贛州市在四川成都舉辦的專場引才活動吸引1300多名人才前來咨詢報名,其中多數為“雙一流”高校的碩士、博士。贛州市人才服務中心主任王琦說:“四川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兩所高校的學科與贛州現代家居、有色金屬和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首位產業發展高度契合,所以我們選擇來到這裡舉辦這次活動。”
各地專場招聘活動進校園,不僅發揮了引才作用,更搭建起校地校企合作的橋梁。
在南昌市,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根據江西通慧科技集團用人需要“訂單式”培養的“通慧優才班”學生正在進行軟件設計應用。今年以來,該班已招收30余名技術人才進入企業實訓,服務於企業10余個橋梁項目。
“我們還將利用與東華理工大學聯合成立的‘數智監測產業研究院’,緊密圍繞江西省防災減災與應急、數字經濟發展等交叉領域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未來這些技術都將運用到實際項目運作中。”公司負責人謝天長說。
產業是人才聚集的重要載體,人才是產業興旺的重要動能。人才鏈與產業鏈實現深度融合,好的項目必不可少。
鷹潭市聚焦重點產業,面向45家企業征集了72項技術合作需求,提前與相關高校的專家團隊進行合作意向對接。江西雲泰銅業有限公司和大連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李廷舉教授團隊前期合作開展過相關科研項目,有深厚的合作基礎。不久前,他們就LED燈引線用高精黃銅帶材的進一步研發初步達成合作意向,項目擬投入金額730萬元左右。
不只是鷹潭,類似的案例在江西比比皆是。撫州市助推高新區引進輕合金產業基地項目,推動成立中科鎂鋁合金輕量化材料技術研發中心﹔上饒市推動華南農業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高校院所在油茶皂素、河紅茶等產業項目上達成合作﹔宜春市推進宜豐縣一鋰電企業與江西理工大學共建博士后科研創新實踐基地,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一個又一個項目接連在江西“落地開花”。
為了讓人才更好服務產業發展,江西各地注重加強培養培訓,萍鄉市組織企業負責人和技術研發人員到高校研修,新余市促成新余學院與市內重點企業開展高端人才共引共享試點,助推高校、企業、人才實現合作共贏。
江西省委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介紹,江西各地緊扣產業發展所需,深入實施重點產業鏈招才引智,充分發揮企業引才主體作用,精准分析、靶向發力,在全省推動“書記部長進校園”引才活動,變“粗放招攬”為“精准引才”,著力為地方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和動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