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因港而生、向海而興 擘畫向海圖強新藍圖

人民網記者 喬雪峰
2024年07月03日14:0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長興島,是崇明三島中距離上海市區最近的一個,位於長江入海口,擁有長年不淤、不積、不凍的深水岸線,這是發展海洋裝備產業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在這裡,我國船舶與海工裝備產業走出了一條以“新”提質的轉型路。這座海洋科技島,正在不斷匯聚新質動能,成為“上海制造”品牌的重要承載地、海洋科技創新的重要引領地、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長興島的蓬勃發展離不開國家海洋實力、造船工藝的高速發展,更離不開航運人、海事人堅決捍衛海洋權益的決心與毅力。

向海圖強,立事興邦。海事工作伴海而生、依水而興,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海洋強國、航運強國的重要領域,2023年,全國海事系統高效保障2600余萬艘次船舶、166.8億噸貨物進出港,5.1億人次旅客平安出行。

“有海的地方就有海事。”近年來,我國海事部門主動融入和服務發展的前沿陣地,書寫著向海圖強的海事故事。

作為“漂浮在海上的黃金產業”,郵輪已成為國際市場具有風向標意義的旅游載體。自去年5月郵輪在我國正式復航以來,我國郵輪市場復航步伐加快,旅客運量加大,市場持續升溫。

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上海母港已有5艘大型郵輪投入運營,出入境旅客數量超過51.6萬人次。1月1日從吳淞口碼頭開啟商業首航的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今年旅客運輸量突破15萬人次,完成了37個航次。

目前我國郵輪產業正從“逐步回暖”步入“繁榮發展”新階段,交通運輸與旅游經濟融合發展取得積極成效。上海海事局指揮中心樊仁貴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海事部門實行“一船一策”,為每一艘進出港的大型郵輪制定一整套完善的交通組織服務方案。“我們會提前掌握郵輪的進出港計劃,統籌重要航路的指揮調度,從而確保大幅提升靠泊效率,縮短旅客等待時間,增加上海母港的吸引力。”

“在郵輪啟航前,海事、海關、邊檢等單位通常會對郵輪進行全方位‘體檢’。”上海吳淞口碼頭相關負責人表示,同時開展相應的綜合應急演習、專項應急演練等,完善優化水上突發事件和公共衛生安全事件應急預案,著力提高事故預防和處置能力。

上海因港而生,向海而興。我國第一座航海燈塔——百年吳淞口燈塔,是上海港口最為重要的航運地標之一。

吳淞口燈塔的百年歷史,見証了上海港港口位置逐步由內河移向海口的總體脈絡以及上海港由弱到強、由強到引領的過程,如今燈塔附近水域的繁忙,離不開上海海事的創新服務與監管。

吳淞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以下簡稱吳淞VTS)目前已形成由吳淞中心、吳淞口等10個雷達站和VTS監控中心的“十站一中心”監管格局,覆蓋水域面積超過4 000平方海裡。

如今,吳淞VTS使用的監測系統已經能夠自動預報警,實現全自動智能化輔助監控。其推出的“深水航道自動申報平台”,讓通航效率提高近30%,事故率下降三成,同時實施黃浦江船舶流管控報告制度,根據黃浦江核心水域游覽船、潮汐特征,安排大型、大吃水船舶錯峰進口。

乘風破浪潮頭立,揚帆起航正當時。我國海事部門銳意進取,深度服務國家發展戰略和航運經濟,在助力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保障海上運輸大通道安全暢通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定步伐。

此外,長三角一體化的發展也離不開各城市的攜手並進。據了解,為助力長江經濟帶發展和交通強國建設,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上海、江蘇兩地海事部門通力合作,在海事監管、交通組織、信息數據、服務保障、信用管理、綠色發展等方面合作,共同推動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

(責編:方經綸、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