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高質量發展看海關”

創新監管模式 助力“一號產業”出圈

2024年07月09日09:2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蘇州7月9日電 (記者栗翹楚)細胞與基因治療、核酸藥物、AI制藥、醫療機器人、心腦血管植介入醫療器械……作為蘇州工業園區的“一號產業”,一批生物醫藥企業在蘇州生物醫藥產業園“拔節生長”。如今,園區內已聚集620余家高科技研發企業,形成新藥創制、醫療器械、生物技術等產業集群效應。

特殊物品在生物醫藥產業的藥物研發、生產、檢驗等多個環節中起著關鍵作用。為助力“一號產業”茁壯成長,南京海關所屬蘇州工業園區海關積極發揮職能優勢,創新監管模式,優化服務機制。

蘇州沙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供應鏈經理伍儉介紹,加入特殊物品聯合監管試點后,特殊物品進口難的問題解決了,審批流程也簡化了,通關時效提高了40%。

據了解,入境特殊物品聯合監管機制是南京海關與蘇州市人民政府聯合推出的一項創新舉措,該機制對進口特殊物品實行“企業生物安全控制體系評估+入境前綜合評估和辦理審批+入境后后續監管”的管理模式,進一步優化審批流程,實現特殊物品“進得來、通得快、管得住”。

此外,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為契機,長三角一體化特殊物品風險評估結果互認試點通過監管一體化,讓企業“少跑腿”的同時,更順暢地獲取研發所需的原材料。

“通過加強區域合作,開展長三角一體化特殊物品風評結果互認試點,解決現行制度下同一生產商同種特殊物品在不同關區出入境需重復風評的難題,掃除互認障礙,從而不斷提高海關通關便利化水平。”蘇州工業園區海關企業管理處資質管理科科長符麗媛介紹,這項試點大大節省了企業人力和時間成本,讓企業能夠把精力更多地側重在研發上。

生物醫藥產業既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海關的優質服務助力生物醫藥產業的蓬勃發展。眼下,蘇州工業園區正在加速生物醫藥“一號產業”出圈,產業產值連續多年保持20%以上增長。2023年,蘇州工業園區生物醫藥產值達1523億元,產業綜合競爭力持續保持全國第一方陣。

(責編:王連香、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