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西江4號洪水 千裡布陣戰洪峰

受6月29日以來持續強降雨影響,7月3日凌晨,西江發生2024年第4號洪水,成為珠江流域今年入汛以來發生的第11次編號洪水,編號洪水總數再創歷史新高。
連日來,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員會(以下簡稱“珠江委”)強化流域統一指揮、統一調度,千裡排兵布陣,精准調度西江水庫群攔洪削峰,有力有序有效應對西江2024年第4號洪水,全力守護西江安瀾。
錨定“四不”目標 滾動會商部署
西江古稱郁水、浪水和牂牁江,干流全長2214公裡,作為珠江的主干流,其流域面積和來水量分別約佔珠江流域的80%、70%,流域內的大藤峽、龍灘、百色等控制性水工程對於保障珠江流域防洪安全、供水安全至關重要。
6月29日以來,西江流域迎來暴雨到大暴雨,西江干流及其支流柳江、桂江等40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最大超警幅度0.03至2.77米。7月3日1時30分,西江干流控制站梧州水文站水位漲至警戒水位(18.50米),西江第4號洪水正式生成。
“本輪強降雨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大,降雨落區與前期降雨落區高度重疊,土壤趨於飽和,江河底水高,防汛形勢不容樂觀。”面對嚴峻汛情,珠江防總常務副總指揮、珠江委主任吳小龍連續主持召開珠江委防汛會商會,錨定“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沖擊”目標,全面安排部署洪水防御措施。
會商室、值班室裡的燈光通宵達旦,“四預”平台的數據不斷滾動,討論聲電話聲此起彼伏,一條條牽動人心的預警信息、一道道精准科學的指令部署飛躍幾百裡乃至千裡之外,直達防汛一線。
強化“四預”措施 科學精准調度
珠江委防汛值班室裡,24小時“在線”的珠江防汛“四預”平台上,流域降雨、河道來水、水庫水位等一個個數據實時更新,流域整體的雨情、水情一目了然。
精確測報是防汛抗洪科學決策的“耳目尖兵”。如今,珠江防汛“四預”平台已初步實現實時監控、預演模擬、日常管控等功能。
珠江委水文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運用珠江防汛‘四預’平台,實時跟蹤洪水演進過程,提前5天准確預報西江將發生編號洪水,西江控制站梧州站洪峰流量28小時預見期預報精度達98%,累計發布江河洪水預警4次、預警信息2200余條,為組織做好洪水防御和人員轉移贏得了寶貴時間。”
防御洪水不僅要依靠及時准確的預報預警“汛”息形成科學決策,更要靠科學、精准的防洪“利器”調度。
大藤峽水利樞紐攔蓄洪水。受訪者供圖
珠江委水旱災害防御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流域干支流水庫群聯合調度,我們將西江干流控制站梧州水文站洪峰流量削減至6000立方米每秒,降低洪峰水位1.9米,減少超警時間2天以上,有效減輕了西江干流和珠江三角洲的防洪壓力,避免了沿江低窪地區受淹。”
堅持人民至上 做細做實工作
洪水來勢洶洶,汛情告急!
面對連日來的降雨,珠江委以雨為令、聞“汛”而動,強化風險隱患排查,向有關省(自治區)發出8份通知,督促指導地方加強堤防巡查防守、水工程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防御、城市防洪排澇以及船舶安全管控等工作。
工作組在防汛一線開展工作。受訪者供圖
山洪災害是我國洪澇災害中導致人員傷亡最嚴重的災種。近期,珠江委發揮牽頭抓總作用,每日發布山洪災害防御工作提醒,指導有關地方政府壓緊壓實“誰組織、轉移誰、何時轉、轉何處、不擅返”5個關鍵環節責任,實時電話提醒地方嚴格落實臨災預警“叫應”機制,提前做好人員轉移避險准備,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在廣西,建立的逐級預警“叫應”機制,實現預警響應閉環,發送實時山洪預警信息3600余條,提前轉移受威脅人員600余人,有效避免人員傷亡。
當前,西江干流全線已降至警戒水位以下,防汛形勢總體平穩,實現了“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到沖擊”的“四不”目標,確保了流域和重點區域防洪安全,避免了西江沿線低窪地區受淹,取得了洪水防御的階段性勝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